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通 > 关注南通 > 正文

0

近5年南通主城区建安置房1775万平方米 安置近7万户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10-10 09:49:00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贲腾)2014年8月12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中国经济新亮点:抓好资金“牛鼻子”加快棚改稳增长》,报道了南通棚户区改造中的创新融资经验和举措(见上图)。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时任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局长吴永宏介绍,南通进行多种形式的金融创新,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棚改力度。

  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棚改安置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我市棚改规模和水平全国领先:棚改融资经验得到了国家级媒体的高度关注,也受到国家、省住建部门的充分肯定。2016年9月,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中,南通棚改相关做法得到督查组的肯定。

  2013年,我市成立南通市保障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从事市区政策性住房筹资、投资、建设、营运和管理,在优化市区政府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强化城市建设资金要求保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年,我市成功获批全国棚户区改造百亿专项贷款第一单后,翌年,我市尝试多种形式的金融创新,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搭建融资平台、创新融资方式等,为棚户区改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南通棚改工作理念、模式提供创新的条件和空间。

  今年7月,省财政厅、省住建厅下达我市2017年度中央财政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3.296亿元,其中市区获批约1.175亿元。4月至6月,我市先后获批3笔中央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共计3.366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获批国家、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各类补助、奖励资金约38.12亿元。上述资金全部用于我市城市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政策性贷款是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动力之一。”现任市房管局局长刘洪介绍,截至2016年9月底,我市获得中长期贷款授信批准并签订借款合同总金额391.31亿元,投放304.51亿元。在棚改各类资金中,政策性贷款共争取到国开行、农发行和邮储银行的授信支持312.66亿元,投放225.86亿元。此外,我市通过积极推进银行间债券发行、安置房小区配建的经营性用房抵押融资等工作,多措并举为棚改充盈“资金池”。

  有了充裕的资金,政府在棚户区改造中底气十足——让利于民,算好棚改的民生大账。近5年来,南通主城区竣工安置房总面积1775.74万平方米。

  以37万平方米的紫东花苑为例,政府补贴拆迁款超过10亿元,而一条马路之隔的几家高档小区,地面价一平方米就突破万元,这一进一出,政府让利上百亿元。

  “海港引河两侧,是目前市区的黄金地段,为多家大牌开发企业相中,但政府不为所动,拿出来建成了市区最大的安置小区集聚地。”崇川区综合推进办公室负责人施宏生告诉记者,“主城区黄金宝地留足‘布衣空间’,安置房和高档小区比邻而居,不要说拆迁户想不到,就连我们也不敢想。”

  2012年起,崇川区启动了新一轮安置房建设“五年计划”,目标每年开工建设安置房超百万平方米、交付使用近百万平方米,通过先建后拆实现拆迁安置“零过渡”。根据城市建设管理的新理念,拆迁不仅是为工程项目腾挪空间,更要变成民生工程、城市品质提升工程,让更多的“布衣家庭”在黄金地段共享一流居住环境,收获另一种“黄金效益”。在主城区金融商业中心、新城区、4A级国家风景区附近等“黄金地段”规划了40多个安置小区,连原本打算公开拍卖建商品房的土地,都拿出来建安置房。

  “政府算的是民生大账,棚改安置拆迁户近7万户,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城市形象和品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洪表示。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