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通 > 关注南通 > 正文

0

八旬“车库老人”的“帮服经”

来源:   2017-10-09 08:47:00

  拥有一身好手艺,做了千余件好事,分文不收还倒贴——

  八旬“车库老人”的“帮服经”

  中国江苏网10月9日讯 2014年4月,李汉均老人将自己的车库改造成了一个“便民服务站”,三年多来,他分文不收为街坊邻居修理电器和家具上千件,“便民服务站”也成了小区里人气最高的地方。打造特色楼道、启动“微基金”,在今年的“走帮服”活动中,老人又将他的爱心拓展延续……

  改造车库

  变身“便民服务站”

  现年83岁的老人李汉均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中午准时到自己位于市区百花南苑28号楼的19号车库里“办公”,一干就是一下午。车库已被他改造成了一个“便民服务站”,专门为街坊邻居修理电器和家具。地方虽小,五脏俱全,一如缝纫机、修鞋机、拉链、膨胀螺丝等维修时会用到的工具、材料,应有尽有。

  李汉均究竟何许人也?原来,他曾是一名机械修理骨干,也是一名老党员。退休后觉得不能把自己的手艺浪费了,他便开始了服务邻里的生涯。自2014年4月服务站“开张”至今,顾客便络绎不绝。

  “老李的手艺没话说,只要我们把东西拿过去,他就能修好,还分文不收,谁给钱他就跟谁急。”一名街坊在采访中对李汉均赞不绝口。面对街坊邻居的求助,李汉均不仅从没收过他们一分钱,还从自己的三千元退休工资中掏钱购置材料、零件和设备。3年里,他为邻里修补东西数量达上千件,为大家提供了便利。

  制“帮帮椅”

  打造特色楼道

  在附近的居民眼里,“便民服务站”虽只有15平方米,但服务却远远突破了这个小小空间,大伙儿都喜欢在这里串串门、拉拉家常。因人气高,这里也成为“走帮服”收集民意问题的集中地。“给老小区安装电梯”是“走帮服”中呼声不小的大事,李汉均便把这个事放在了心上。

  “装电梯是全市大事,需要各方面协调。都说党员干部‘走帮服’,我身为党员也应当尽我所能给群众解决点问题。”从想法到行动,李汉均把大家召集到“便民服务站”,提出了在楼道里做个凳子给大家歇歇脚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征集想法后,李老包办了收集木材、购买辅材和加工安装全部过程,花了足足一个星期将首批预定的5张椅子制作完成,并摆放到位。

  这着实让住在高层的老人感到了方便。“我每天要出去买菜、遛弯,平时爬三楼就直喘气,现在可以在二楼半的楼道椅上歇歇脚、缓缓劲。”八旬老人刘雪萍表示,现在有了这把楼道椅,就算手上拎着东西,也能慢慢走上去。因“走帮服”走出了成果,大家亲切地将椅子称为楼道“帮帮椅”。

  而后不久,又有人向李汉均反映,希望社区能有个看书读报的地方。有了“帮帮椅”的先例,他打算在楼梯间做出新花样。他带动居民,设计睦邻、科普、悦读等6个特色楼道。全家福、手绘墙、便民阅报架等创意也不断涌现,成为百花南苑小区一道美丽的风景。“都说富民强企走帮服,我们这儿富的可是精神文化啊。”看到装扮一新的楼道,李汉均感慨道。

  启动“微基金”

  帮助贫困家庭

  时间一长,李汉均的“便民服务站”在社区里也变得小有名气。因于长久以来为民服务攒下的好口碑,他先后获得崇川区2015年度“优秀志愿服务之星”、“十佳志愿服务之星”、“崇川好人”等多项荣誉,今年还被评为了“崇川区第18次文明新风典型”。

  李汉均接受了荣誉,却始终不肯收下奖金。“我不求别的,只希望这笔钱可以帮助和服务更需要的人,有更多的人一起将爱心传递下去。”李汉均将所有的荣誉奖金统统拿出、悉数捐给社区。

  在今年百花苑社区第17届“八一”纳凉晚会上,社区将李汉均捐出的2440元作为党员志愿微基金的启动资金,用来关爱“走帮服”中发现的因病致贫的退役军人。李汉均宣传“走帮服”精神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在李汉均的带动下,一些退休老党员、机关党员、学生党员也参与到党员志愿微基金中来,用一技之长为民服务。“李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也是党员,也算上我的一份吧。”市区百花南苑邻里理事季克振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截至目前,党员志愿微基金已经累积近3000元,总数还在不断增加。

标签:

责任编辑: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