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
中国江苏网9月11日讯 9月9日晚,崇川区狼山镇街道“喜迎十九大——狼山韵、邻里情”文艺演出暨“最美志愿者、志愿团队”表彰、志愿服务项目认领仪式在新港花苑举行。最美志愿者、志愿团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也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带动着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使志愿服务成为“文明城市”该有的风度和温度。
一人
用志愿服务唤醒城市文明
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做着自己平凡的工作;他们也不是普通人,在邻里建设、小区治理中总会有他们的身影。最美志愿者临江社区卞玉如,一位70岁老党员600多天如一日的做好安置房工地上的义务监督;三角桥社区沈明红,热心公益,九年间坚持在敬老院、福利院、特教中心做义工,今年还走进山区支教;军山社区的陶金龙是全国劳动模范,义务做起新港中心街秩序员,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句提醒,传递的是温馨与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来唤醒、感化和教育群众,以一带十、以点带面,让文明牢驻于心、实践于行。
一团队
把志愿服务植入城市基因
如今,狼山镇街道13个社区每个社区至少有一个特色志愿服务团队:曹公祠社区的“红袖套”巡防队、城山社区的“陆玉兰学习小组”、同心社区的金大姐调解室、南郊社区的乐学课堂……志愿团队的身影不仅活跃在一次次志愿活动中,也忙碌在每一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居民身边,它们宛若一个个动人的镜头构成狼山镇街道的“全景图”,让这个城市更有温度。
一项目
叫响魅力狼山志愿品牌
在“走帮服”连心活动中,街道强化“帮服”载体建设,以“项目帮服”为主要形式,做到“三精准”、即精准覆盖需求群体、精准对接服务力量、精准评估帮服成效。截止目前,全街在邻里、社区、街道三个层面创建爱心门铃、加油少年、巧匠帮等帮服项目共计28个,制订帮服项目清单,明确服务对象、帮服内容、时间节点和承接组织(个人)。闸桥社区“爱心门铃”项目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的蜗居车库老人、孤寡、空巢、独居、失能老人以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与社区结对的南通市委宣传部第三党小组认领了该项目,并给予1万元的扶持资金,先后组织社区邻里的32名残疾人、蜗居车库的老人到长寿之乡——如皋水绘园开展爱心助残、助老游园活动,成为“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生动实践。
“看动感十足的舞蹈很开心,看到我们有这么多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更敬佩,我也要向他们学习,积极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一起散发正能量。”家住新港的居民周顺民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