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318名“全科社工”持证上岗
中国江苏网6月22日讯 近年来,崇川区不断深化政务体系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下沉到社区办理”改革试点,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组织首批318名全科社工进行岗前培训,开启“一窗式受理”服务模式。今年5月底,经过一周的培训考核,首批全科社工全部持证上岗。
“同志,我想问一下,我们退休工人在这里有什么服务吗?”蒋阿姨是虹桥街道新中社区的居民,6月20日上午,她来到社区服务大厅咨询退休居民可享受哪些服务。
“你的退休关系转了吗?”“有没有领过一次性独生子女奖励金?”……接待蒋阿姨的,正是全科社工——杨锦华。杨锦华原先主要负责社区劳动保障方面的事务,自从转为全科社工以来,对于前来办事的居民,她已经习惯了在民政、城管、计生等其他条口多问几句,试图给居民提供更多服务。原本只是过来咨询退休服务,从杨锦华处获悉可以领取3200元一次性独生子女奖励金后,蒋阿姨激动地连声道谢。
以往,每个社工都有自己对口的工作,譬如劳动保障、民政、残联等。然而,由于社工工作经常需要外出,不能全天候守在办公室,导致前来办理业务的居民经常跑空趟。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崇川区推出全科社工。 “所谓全科社工,实质上就是一个社工要对接社区包括民政、城管、计生等所有条口所有事项,全程代办、全程帮办,给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崇川区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卫军介绍,这对社工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除了前期的培训考核,他们还制定了“一个场地、一套资料、一支队伍”的标准化办公流程。“一个场地,即每个社区安排的不小于30平方米的办事大厅,设置3~4个全科窗口,张榜公示基本服务事项和特色服务事项,张贴‘代办制度’和‘代办流程’;一套资料,即事项清单流程、考核办法、首问负责制等制度规定;一支队伍,即通过不断学习培训打造的优秀服务队伍。”
目前,全区106个社区均配备了3名全科社工。原来由区本级和各街道承担的68项基本服务,20多项特色服务全部下放至106个社区,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全部事,成功打通了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形成统一的服务规范,建立统一的培训流程、统一的绩效评估、统一的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一支政治坚定、素质精良、作风过硬、结构合理的具有崇川特色的复合型专业化全科社工队伍,为崇川深化基层治理改革,提升服务水平,提供坚实的保障。”周卫军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