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未病先治”新理念 让家乡老人远离脑卒中
中国江苏网5月5日讯 5月2日,国家远程卒中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吉训明回到了家乡南通。当天上午,国家远程卒中中心海安分中心在海安县人民医院正式揭牌,吉训明应邀参加活动;下午,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南通市区“保护性缺血适应医学中心”进行义诊。
身为首都医科大学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近年来,吉训明主要从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包括急性脑梗死溶栓与神经保护治疗研究、慢性脑缺血的适应保护治疗研究和脑静脉病变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南通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地级市,也是有名的长寿之乡,如何保证长寿老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在吉训明的推动下,今年1月,宣武医院心脑血管研究所在全国设立的首个“保护性缺血适应医学中心”正式落户南通,为家乡老年人免费提供一项特别的健康服务——缺血预适应训练,截至目前,已惠及200多人次。
到底什么是缺血预适应训练?吉训明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简单来说,就是对我们的双上肢进行、短暂、安全的加压、释放、再加压、再释放的反复训练,阻断我们上肢动脉和静脉的血流,这个时候胳膊缺血了,同时激发我们体内产生大量的内源性保护物质: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释放的时候这些保护性物质随着我们的血液流遍全身,可以增加血管弹性,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帮助侧支循环的建立,也可以提高我们机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诱导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对缺血缺氧的保护,从而预防脑梗、心梗的发生。
“老年人的器官耐受性差,无论是服用大量药物还是手术治疗,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而在脑卒中发生前,就对‘三高’等慢病人群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未病先治,从而真正实现了从治病到防病的转变,大大节约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吉训明坦言,以南通作为全国的起点,未来计划将“保护性缺血适应医学中心”覆盖到全国每一个乡村卫生室,让这样的健康理念辐射到最基层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