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南通 > 关注南通 > 正文

0

彩鸢飞舞聚友朋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5-03 09:48:00

  彩鸢飞舞聚友朋

  ——首届长三角风筝艺术论坛掠影

  蕴涵海派文化、长江文明精髓的南通板鹞是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港闸是南鹞最具生命力的传承发展区域,盛誉海内外。以“共享长三角地域文化,建设现代化繁荣城市群”为主旨的首届长三角风筝艺术论坛将整合区域丰沛的文化资源,精彩呈现长三角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为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贡献智慧,体现对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责任和文化担当。

  春意盎然闻歌声,彩鸢飞舞聚友朋。4月28日下午,港闸区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莲花广场上人头攒动,天空中风筝飘飘,首届长三角风筝艺术论坛在此热闹开场。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开幕式所在地莲花广场属于港闸区唐闸镇街道原新园村,这个村有着深厚的板鹞文化基因,共有20个多个风筝制作民间高手、100多名风筝爱好者,其中张文智和姚春华则是板鹞风筝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文智从1972年开始就潜心学习板鹞风筝,从老一辈板鹞风筝爱好者那里学会了雕、扎、绘、糊、飞全套技艺。姚春华则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扎风筝时,用碳纤维杆代替了竹子。“南通板鹞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哨口,放到天上能响。”姚春华介绍,“哨口根据大小、位置分成高音、中音、低音,由以中音最为关键。对于哨口的制作和调试,我们几个已经是了如指掌。但是年轻的风筝爱好者能掌握的还很少,希望有年轻人来学习,把南通板鹞传承下去。”

  “后退!起来了……”在六七人的协作下,一只有60节、长50米的龙形风筝趁着风势飘向高空,不过,时间不长,风筝又掉了下来。负责放飞的常州同济桥风筝协会的曹先生笑着解释:“风向有些乱。放飞这种大型风筝,技术和风势,缺一不可。”曹先生告诉记者,同济桥风筝协会经常参加各地举办的风筝会,“以风筝会友,乐趣无穷。”

  来自上海的风筝爱好者刘龙海今年61岁,2004年时他被确诊患了癌症,医生说他活不过一年。从此,他决定带着自己的花式风筝走遍天下,他说:“国内国外,只要是风筝活动我都愿意参加,已经跑了几十个城市了。你们南通的哨口风筝很有名气,听说有论坛活动我就赶来了。风筝会是个非常好的平台,大家可以交流制作和放飞的技巧。放风筝对我来说也是锻炼身体,我每次都是带着药出发,活了10几年,也算是创造了奇迹了。”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头戏,5月1日至7日,长三角精品风筝展在南通市文艺之家展出,来自上海、南京、扬州、绍兴等地的10支外地参展风筝队将与南通本地本地县市区13支风筝队一起争奇斗艳,共同展示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风筝文化。

  任溢斌文 江建华 钱冬阳摄

  链接:

  4月28日,主办方举行南通板鹞风筝文化研讨会,南通本地和来自外地的风筝爱好者齐聚一堂,交流风筝文化。

  南通风筝协会会长吉华说:“风筝文化是一个梦想的文化,表达了我心飞翔的激情和豪迈,也蕴含了创造的激情。南通的风筝一千多年来源源不断地发展,我感觉风筝文化的精髓是正能量,还需要深入挖掘。”

  郭氏风筝传承人郭承毅说:“前几天,在上海农产馆的南通板鹞风筝展示区,板鹞风筝受到了上海市民的热切关注,有一位上海市民当场拍照,发给远在加拿大的朋友。我们的风筝要做到分类发展,南通的板鹞风筝体积都比较大,不便于携带,可以专门做成礼品类的、小型的板鹞风筝,让更多的人能够携带。另外,可以专门做成收藏类的,这样就要求我们的风筝制作者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

  江海文化研究会理事陆嘉玉说:“风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放飞风筝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风筝是地域文化,也是科学文化,风筝也是联合国认可的科技范畴的内容,要向更多人传递风筝不仅是放飞的技术,也是科普的内容。”

  常熟市风筝协会秘书长朱定保说:“希望在发展板鹞风筝的基础上,也能够带上其他类型的风筝的发展,比如说盘旋类的风筝,这种风筝在室内能玩,在室外没有风的情况下也能够玩,这个也是发展的需要,我感觉在南通玩盘旋类的人还不是很多,希望南通能够带动其他的风筝发展。”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