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赏板鹞、放风筝正是好时节
中国江苏网讯 儿童归来放学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昨天是个休息日,天气不错、小风微起,正是放飞风筝的好时机。南通板鹞风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文智在市区万达广场门前,领着一批大孩子、小孩子奔跑欢笑,手中操纵的风筝翩飞蓝天。
世界上久负盛名的中国风筝,有南鹞北鸢两大流派,南通是南派风筝的主要产地,民间大师不乏其人,张文智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近年来,他在潜心研究南通板鹞文化的道路上逾走逾宽阔,2014年带着南通板鹞参加“中国民俗文化北美行”,2015年斩获省第二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胜奖,去年又在高校里设立兴趣社团。
“每到春季,放风筝都是南通人特别喜爱的户外活动,但有些孩子和家长苦于掌握不了技巧,风筝总也飞不上去或是飞不好。”张文智作为文化传承者,不遗余力地普及着风筝活动以及风筝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此次,张文智与万达广场联办“五燕飞五水”活动,一方面在室内布展,用上百只自制板鹞展示风筝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组织开展放飞活动,手把手教孩子们放风筝。来自南通职业大学板鹞风筝研究社的6位志愿者,也一起跟着张文智忙前忙后,指点绕线收线、判断风向、起跑放飞等技巧。“放风筝前要先知道风的方向和强弱,扯起风筝线迎风奔跑,让风筝产生上升力;跑的速度取决于风筝上升的情况和手中线的拉力大小。”张文智介绍,“如果风比较给力,风筝向上爬升时,可把脚步停下来,慢慢放线;当风力不继时,快速向后收线,给予人工加风。”
万达广场一楼大厅里的风筝展,从空中到地面,颇为壮观。其中,既有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上惊艳亮相的六十一联星“京剧脸谱”,也有为祖国60华诞精心制作的60种花卉、600只哨口的六角板鹞,还有绘制有西厢记、西游记等故事画面的多角板鹞。每当看到家长带着孩子饶有兴趣地凑上前欣赏,张文智总会不厌其烦地讲解南通板鹞融雕、刻、扎、绘、搓、缝、漆、磨十余种工艺于一炉的精妙文化内涵,他希望这份独属于江海大地的文化积淀得到良好的传承。 记者朱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