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14名广告义务监督员上岗
首次组建广告义务监督员队伍
中国江苏网3月1日讯 理财公司号称能“100%本金担保”、明明不是学区却使用误导性语言的楼盘广告、民营医疗机构夸大说辞的惊人疗效……生活中随处可能遇到违法广告,今后会有义务监督员的“火眼金睛”随时捕捉到。
14名来自人大、政协、高校、媒体等各行各业的广告义务监督员,昨天下午在市工商局应聘上岗。这是我市首次通过组建监督员队伍的形式,调动社会力量对虚假违法广告齐抓共管。
接过聘书后,监督员们迅速建立微信群,便于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违法广告随手拍随时发,也带动身边市民通过网站、微信等方式提供发现的虚假违法广告线索。此举有利于监管部门对虚假违法广告早发现、早定性、早查处。
教你辨识什么是违法广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告业态与以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早已不是媒体加户外的形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媒体、自媒体广告层出不穷。对工商部门来说,监管范围更广、专业化要求更高、责任也更大。据工商部门透露,新媒体由于经营主体相对较小,经营具有虚拟性,又很长时间处于监管盲区,自律意识普遍不强。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广告法》修订以来,南通本地电商特别是家纺行业,他们的广告宣传很快成为职业举报人举报的重灾区。部分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行业、医疗行业、保健品行业、收藏品行业,发布虚假违法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屡屡发生,禁而不绝。
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学会甄别广告中的猫腻,避免上当受骗。比如说,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就属于违规;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如果没有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承担有合理提示或者警示,就属于违法广告;任何人不得代言药品广告;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着力构建广告监管长效机制
市工商局着力构建广告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全市广告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严厉打击利用虚假违法广告欺骗消费者。截至去年年底,我市有广告经营户2630家,国家一级资质广告企业1家,二级资质企业5家,广告从业人员11000余人,广告经营额达到24亿元。
依托国家工商总局的数字化监测平台,我市强化对媒体广告的数字化监测。去年工商总局平台共监测市级主要媒体各类广告15万多条次,发现严重违法广告线索330条次,条次违法率0.21%,市局监测中心监测广告28万多条。
按照属地管辖原则,市工商局指导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分局加强日常巡查,并组织开展了房地产广告、互联网金融广告、医疗广告、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广告的专项整治行动。全年立案查处各类广告违法案件188件,罚没款763万多元,全市93个基层市管分局查办广告案件的达到9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