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让安全根基在一线扎牢——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保障安全生产平稳态势
2023-07-25 08:4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800千伏雁淮直流极I线路发生故障,故障点位于1440号塔附近……”7月18日17时25分,接到“故障”告警后,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工作人员在20分钟赶赴现场,判断“故障”由挂线异物导致后,快速清除了异物。这是该公司组织开展迎峰度夏期间故障处置应急演练的一幕。

超高压公司承担着江苏主网设备运检工作,今春以来,已完成228项500千伏及以上检修任务。该公司聚焦基层班组和一线现场,统筹人身、设备、电网安全,通过驻点管理、隐患排查、应急练兵等多种方式,有效保障了安全生产平稳态势。

驻点管理 深入班组

针对基层运检班组分布广、业务多的特点,今年1月,超高压公司组织全体领导干部和管理专职驻点基层,开展调研、访谈、跟班、督导、巡查等工作。

6月6日,±500千伏政平换流站完成了为期1个月的年度调相机检修工作。在开工前1个月,该公司设备部2名管理人员就已进站驻点。

此次检修涉及8家单位、171名参检人员、11个工作面。驻点人员提前评估了设备运行状态,调研了班组人员承载力和工作难点,对60余张操作票和工作票进行审核会商,协同站内人员优化操作顺序和安措布置200余项。“有了专业部门驻点支撑,工作效率显著提升。”政平站站长单哲说。

驻点工作中,既帮助基层发现和解决了问题,又从基层汲取了经验。比如,对于不同调相机的工作区域,以往只在墙壁上设置不同色带以示区分。政平站此次检修中,现场人员增设了4类39项标识标牌,并加装了投影射灯、指引吊牌,更便于确认位置,防止走错间隔。这一基层首创经验,被写入了驻点报告。

7月3日,超高压公司召开了驻点工作年中盘点会议,逐一梳理从基层收集到的90项问题及处理解决情况,并初步形成15项长效工作机制。“我们从问题原因剖析、立查立改、机制完善等方面,向相关班组一对一作出反馈,主动接受基层监督。”超高压公司办公室主任高拓宇说。

据统计,该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已累计驻点60余次,覆盖全部特高压站和驻外班组,累计驻点时长100多天,形成驻点工作报告等成果24份。

隐患排查 事前主动

“班长,我在梳理控制程序时,发现NBSF逻辑(中性母线开关失灵逻辑)判据不合理。这个问题很隐蔽,有可能引发直流双极闭锁故障。”4月11日晚,淮安换流站直流检修班专业工程师谷相宏发现问题后,立刻向班长汇报。

淮安换流站立即组织专家开展会商,经过比对和直流仿真试验,确认了此类隐患的存在。这一隐患上报至国网直流技术中心,该中心立即开展全面核查,最终在国内9个特高压直流工程中发现了类似问题,并及时消除了潜在风险。“我们在总结此次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典型的排查方法。”谷相宏说。

该公司将缺陷管理作为设备管理的核心,鼓励员工主动发现设备缺陷隐患,并建立隐患排查重奖机制。淮安站及时发现和消除控保逻辑隐患的9人,得到了专项奖励。

“厂家凭借经验,仅针对接地闸刀和断路器故障,制定了消缺方案。但我们凭借对组合电器结构原理的掌握,自主开展故障分析,推翻了厂家的方案,得出了经事实检验为正确的检修策略。”7月18日,在超高压公司“安全大讲堂”上,该公司变电检修中心修试班员工与大家复盘缺陷处理全过程,得到了热烈反响。

在日常工作中,超高压公司组织各基层单位及时总结经验,形成缺陷隐患处理典型案例库,并从中评选优秀案例,在公司内外推广应用。“目前,我们建立了5个方面缺陷隐患的典型管控模式。”超高压公司设备部主任孙勇军说。

实战练兵 能力达标

“这张图片我知道,金属脚手架没有垫板!”“你说得对,但不完全对,这里脚手架没有接地。”6月20日,在超高压公司“火眼金睛识违章”反违章主题活动现场,悬挂着100多张涉及登高、吊装、动火等典型违章行为的图片,参与活动的员工踊跃竞答、相互探讨。

不仅如此,活动中还邀请了安全督查专家,现场点评违章图片,并剖析违章后果及防控措施。“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员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引导员工主动辨识违章、纠正违章,是我们开展这次活动的初衷。”超高压公司总经理助理周炳凌说。

除了情景式、案例式教育,超高压公司还通过实战演练,提升全员安全能力素养。

7月4日10时,该公司在特高压姑苏站启动消防应急演习。“极Ⅱ高YD换流变C相重瓦斯、差动保护动作,极Ⅱ高换流变非电量保护跳闸……”接到火情警报后,值长立即组织全体人员按照应急预案分工,有序启动处置流程。2分钟后,2辆泡沫消防车和1台消防举高机器人抵达现场。15分钟后,在运检人员、驻站消防队、属地消防队的合力下,火灾被成功扑灭。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全省各个特高压站点。今年,超高压公司已在所有特高压站常态化开展多专业联合实战演练30余次,结合不同站点的特点形成了差异化的应急体系。员工通过全场景、全科目、全要素的实战演练,逐步形成应急处置的“肌肉记忆”。(季泽宇 庞家彧)

标签:
责编:后晨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