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江心洲,江中之岛。位于市区西部偏南,西隔长江主航道与浦口区相望,东临夹江融入主城区,总面积15平方千米。岛南北走向,地形狭长,宛若滔滔长江中一艘永不沉没的巨舰,犹如镶嵌在玉带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明代正德年间陈沂撰《金陵古今图考》记载,江心洲形成于北宋,由泥沙淤积而成;到明清时,面积达到3万亩。洲的形成有龙降恩的传说,称为“龙恩洲”;整个地形状如青梅,也称“梅子洲”,又因方言还叫“米子洲”;也有称“太子洲”。因为洲岛处于长江主航道与夹江之间,四面环水,俗称“江心洲”。
据资料显示,1863年湘军攻陷浦口等地,至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失守,太平军10余名将士遗孤由苏姓妇女带上江心洲抚养照顾,为洲上最早移民。1890年前后,江苏泗洪县朱湖镇许姓、青阳镇韩姓两户10多人逃荒到江心洲定居。1900年左右,安徽无为县石涧镇、严桥镇有人沿江而下逃荒到江心洲,随后又有无为县人来洲上开垦荒地谋生。
《雨花文史》刊文,难民初到洲上,生活多以砍柴、割草、捕鱼、挖野菜为主,后来逐渐种蔬菜、玉米、小麦,养鸡鸭。那时住得非常简陋,被称作“芦柴壁子芦柴墙,芦柴把子当中梁。”就是先在地上用芦柴编成两个大的长方块,一个长边捆扎在一起作为屋顶,另两边分开放在地面;一头再用芦柴堵住,一头做个门,外面再用泥巴糊一糊,这就是“人字形”芦柴屋。人们给它一个美称,观音合掌屋。遇到暴雨天,外面大下、里面小下;外面雨停,里面还滴答滴答。由于没有江堤,遇到暴雨洪水,常常水涝成灾,甚至周边倒塌也时有发生。有民谣:“江心洲、江心洲,十年九不收,男人常年打短工,女人逃荒在外头。”1931年,特大洪涝灾害,江心洲一片汪洋,岛上居民划船过夹江到城里沿街乞讨,有的住进难民营。
提起洲上孩子识字读书的事,上了年纪的老人无不称赞播种文化第一人管承鹤。管承鹤苏北宝应人,出生于没落的书香门第,在家读了两年私塾。他6岁丧母,16岁父亲去世,后被一位贺姓好心人带到江心洲。1942年,17岁的管承鹤,在马路埂即当时的红光村办起了“义务学堂”,即私塾。那时,没有固定场所,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直是流动办学。1956年,成立农业初级社,集体盖了5间草房,学校又来了两位教师,招一至四年级4个班。1958年,学校定名为“横埂民办小学”,这是洲上第一所小学。
数十年过去,江心洲早已今非昔比,岛上的穿洲大道和环洲大堤,可算是两道独特的风景线。南北走向的穿洲大道,全长近15千米,两旁高大挺拔的水杉,夏日枝繁叶茂,恰似一道“绿色长廊”。穿行其中,又如入“绿色隧道”,好不惬意。周边环洲大堤,总长24千米多,标高12米,称得上现代“水上长城”。登上大堤远眺,脚下江水滔滔,禁不住放声高歌,尽抒“大江东去”情怀。
再过几年,“生态科技岛”建成后,“长江明珠”必将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洪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