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 南京 > 合作开发版 > 大美淮安区 > 特别报道 > 正文

淮安区文化“珍珠”串成夺目“项链”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朱天羽  2018-03-19 14:54:00

  

    中国江苏网讯  12月15日,成都某旅行社导游张登扣带着一百多人的旅行团走进千年古镇河下,踏着青石板的路面,流连古色古香的小巷,“感觉像是在穿越,”张登扣笑着对记者说。随着淮安区在苏北首批创成周恩来故里5A级景区,“淮安文化游”呈“井喷”之势。游千年古城,品漕运文化,尝淮扬美食,赏水乡风情……独特的旅游资源,精彩纷呈的文化之旅,令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成为游客心目中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将景点创成经典

  周末,中国漕运博物馆游人如织。“一个民族行走在水上的传奇”通过高科技的声、光、电以及大量史料、文物、图片的演绎,令游客震撼不已。

  近年来,该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打造”,陆续投入几十亿元精心打造了40多个文化旅游精品景点。与中国漕运博物馆同处淮安古城中轴线的淮安府署就是同样的精品力作。这座有着640余年历史的古代官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曾一度被用作工厂的仓库。为抢救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该区先后投入2.8亿元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力求一砖一瓦都遵循历史,让古城记忆复活。这座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明清时期江苏第一大府已重现当年雄姿。

  位于古运河畔的河下是苏北保存最完好的千年古镇。近年来,该区累计投入近10亿元,重点加快“一镇、一湖、一河”三大板块连片开发,实施萧湖景区、古镇客栈、庭院市肆、状元府第等22个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在全国最长的古石板老街上,古文楼、吴鞠通中医馆等一个个古建筑尽显千年古镇昔日的繁华和古朴。

  将珍珠串成项链

  6000多年的文明史,2200多年的建城史,各类文保单位近百处,馆藏文物四万余件,这里名胜古迹、名人故居祠堂、古民居会馆等历史遗存遍布全城,素有“一城胜迹半城湖”之称。近几年来,该区大力实施旅游强区战略,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成功获批5A级旅游景区,率先实现苏北5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跻身全国顶级旅游景区的行列。

  “遍布城区的景点好比一颗颗珍珠,只有把它串起来才能成为光彩夺目的项链。”淮安区委书记徐子佳说。该区通过“红”、“古”、“绿”三色线串起了一个个景点,形成以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为核心,涵盖华中分局纪念馆、新安旅游行团纪念馆、车桥战役纪念馆的红色旅游;以中国漕运博物馆、河下古镇、淮安府署为核心,涵盖吴承恩故居、刘鹗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等历史人文景点的古色旅游;以古运河和白马湖为核心的绿色生态旅游等景观集群。

  与此同时,该区通过融入区域旅游大板块,设计出一条条适合市场的旅游“金线”,串联起更多的“珍珠”。借助“地接旅行商淮安新景游”踩线活动、“百车万人春游淮安”活动,开发了多条适合不同市场的旅游线路,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淮旅游观光。加强区域合作,组织淮安府署、吴承恩故居、奥斯特食品等涉旅企业参加旅游交易会、博览会,宣传推介该区旅游商品。组织参与“长三角旅游合作联盟”,加强同长三角地区广电传媒、旅游企业的合作,巩固拓展该区旅游客源地市场。红色之旅、美食之旅、古镇之旅等成为长三角精品旅游线路。越编越长的“金线”,使得淮安区的文化旅游“项链”越发璀璨夺目。

  将文化做成扇面

  金秋的河下古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番锣鼓》例行巡演。一行人抬着满载乐器的轿子在石板街上且行且奏,峨冠博带,长衫飘飘;箫笛齐鸣,锣鼓交响,乐曲回荡在古镇上空,来自深圳的游客李小姐和同伴兴奋地连连按动快门。

  游客来到这里看什么?不仅仅是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更要品味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为了让景区更有看头,淮安区在河下古镇精心打造非遗一条街。“李记纸扎”店纸扎的毛驴不仅能摇头摆尾,还能让人“骑”着;钱家绒花布鞋店里,年近古稀的钱奶奶在娴熟地糊底骨、打布条、绣花、缝边,用12道工序制作让人爱不释手的绒花布鞋;“效娲泥艺”的泥人潘用一把木质雕塑刀在初见眉目的泥人脸上轻划几道,一张微微上翘的嘴巴便长在了泥人身上。一道道文化大餐,令游客兴奋不已。目前,规划2平方公里的“非遗小镇”初显雏形。

  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夜晚,游客王先生和朋友沿着光影如梦的临河水街步入“西游记大舞台”,高科技手段营造的舞台效果以及美轮美奂的歌舞表演,让两位年轻人觉得很high。

  “古城淮安的打开/就像一把折扇/古建是扇骨/文化是扇面。”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在游览淮安古城后吟咏出这样的诗句。(朱天羽)

标签:

责任编辑: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