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勇担使命 坚定信心 奋力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2024-11-13 15:54:00  作者:张建设  
1
听新闻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中国正处于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的关键时点,有效承接和强化核心功能、提升质量效益与科技创新水平、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支撑拖地能力,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发展的重点。特别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擘画了发展蓝图,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创新型国企,为雨花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国企力量。

一、全区国有企业基本情况及改革成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20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立足雨花实际,高起点谋划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理顺国企监督管理机制、现代治理机制和管理运营机制。围绕“全面创新,全域高新”目标定位,聚焦“打造新滨江、建设数字城”具体实践,新组建了6家区委管理领导班子的区属国有企业,形成了具有雨花特色的国资监管格局和国有资本布局。

经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及发展壮大,区属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一)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将国企改革作为理顺管理机制、推动企业发展的战略窗口,乘势而上推动“三项机制”变革。一是理顺国资监督管理机制。一企一策组建6家区属国企,依托监管机制稳步推进第三批国资改革。单独设立区国资办,完善以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为核心的“1+N”管理制度体系,指导各级企业建立以公司章程为基础、以“三重一大”决策管理办法为总纲、以议事规则为框架、以管理制度为支撑的决策体系,搭建形成“50+126”项制度体系。统筹组织人事、审计、财务、法律等职能部门的各类监督资源和监督力量,搭建统一有效平台,构建“大监督”体系。二是理顺公司现代治理机制。修改完善公司治理层级议事决策事项、公司党组织、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等讨论重大事项范围。全面推行国企党组织和行政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国企建立健全“一肩挑”“前置清单”等制度,实现“党建入章”全覆盖,确保国有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计划筹备区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人才库,拓宽外部董事来源渠道,选优配强外部董事队伍。三是理顺市场运营管理机制。通过实行出资人委派区属国企财务总监模式,为区属国企把好内控关,目前已向谷发展公司、雨建发公司分别委派1名区属国企财务总监。结合市属国企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及我区实际,修订完善区国有企业高质量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防范重大风险”考核导向,精准设置考核指标,着力引导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国企实力进一步提升。区属国企始终紧扣全区工作中心,积极服务发展大局。一是加强项目建设。2024年区属国企计划实施项目68个,其中市重大11个、区人代会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36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9亿元。高质量推动雨花数字城核心区、省妇幼保健院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做优基础配套、做美城市环境、做实产业内涵,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和基建设施“主力军”作用。二是聚焦主导业务。区国资集团履行区引导基金受托管理职责,打造百亿级政府引导基金+子基金集群,截至2023年底,子基金累计投资173个项目共39.3亿元。雨建发公司聚焦“居住”和“医疗”等民生问题,绘制“宜居雨花”多彩画卷。雨花新城公司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积极擘画“两桥”新风貌。润雨公司深耕环卫清转运主业,积极拓展园林绿化、水务河道等业务板块,擦亮“大美雨花”的生态底色。三是服务产业发展。区国资集团加快建设“雨才汇”科学家园项目,完成人才房运营升级,助推“科学家集聚区”建设。谷发展公司用好“投建”“运营”两板斧,投资建成产业园区约195万平方米,运营管理园区楼宇约200万平方米。

(三)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全面摸清底数。建立资产台账,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二是全力盘活资产。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国有经营性资产监管平台试运行。制定资产盘活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全区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建立存量资产盘活项目库,月度跟踪台账库项目进展。三是全程解决问题。全面梳理改制剥离资产清单,通力合作推动改制后税收及土地出让争议等事项。

二、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虽然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对照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的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国有企业的职责定位,目前还普遍存在市场化运作水平低、融资能力差、先进技术和专业化人才不足等问题。

(一)国企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当前,我区国有资本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养、资产运营等板块,产业能级偏低,新增长极和动力源亟待培育,企业创新能力仍显不足,缺少标杆企业。企业的资本来源多样性不够,目前仍以实物出资为主,资本化探索较少,“自我造血”能力有待提升。

(二)国企改革进程有待加快。第三批国企改革所涉街道(园区)平台企业,成立时间长、建设项目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审计清理和资产交接进展较慢。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街道(园区)和企业逐步由管理关系转变为合同关系,职能角色转变尚未完全适应,传统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日臻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要求。

(三)历史遗留问题有待破解

。前期多个开发公司改制,部分剥离资产权属不清、档案记载不全、时间跨度久、涉及群体复杂。虽然在积极推进解决,也委托专门法务人员跟进处理,但总体来看,历史遗留问题处理难度大。

(四)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区属国企经营管理人才思想意识、专业能力和管理实践与现代公司治理要求还有差距。各区属国企缺少擅长市场化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招商引资、法律法务、内部审计等专业化人才也较为紧缺。

三、深化国企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国企改革行动。立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准确把握区委区政府对国资国企改革的发展要求,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快国企改革。完成第三批国企改革企业股权划转审计,全面形成雨花特色的国资国企监管格局。推进对外合作,做强产业链、产业园,提升企业自身发展及对外合作协作水平。二是提升融资能力。着力在增资扩股、壮大资产规模、提高资产质量上做文章,实现以资源换产业、以产业增资产、以资产变资本。积极开拓融资渠道,提高投融资能力。同时,守牢风险底线,加强内部管理,严防债务违约、违规等问题的发生,确保募集资金用到实处、用到关键处,实现效益最大化。三是完善考核机制。贯彻落实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以区委区政府战略部署为考核导向,结合区属国企功能定位,探索实施分类考核,制定更具导向性、差异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目标任务,不断提升企业现代化经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创新型国企的最新要求,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聚焦主业。引导区属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持续面向市场塑造独特竞争优势,增强战略支撑托底能力,推动企业高水平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二是做强实业。聚焦南京市“2+6+6”创新型产业体系和雨花“软硬结合、数实融合”发展方向,推动国有资本向实体经济、优势主业、特色产业集中,向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转型拓展,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三是做精专业。加快培育国有企业创业投资机构,新组建雨花创投公司,提升区属国企资本投资运营能力,招引南京市软件信息母基金落户雨花,助力软件信息重点项目落地、重点产业发展、强链补链延链和科创人才培育。组建区文旅公司,拓展文化、旅游、体育等新兴领域,实现资产优化整合。

(三)全面盘清盘活资产。以国有资产专项巡察为契机,大力推动资产清查及盘活工作,做到国有资产底数全面、证照明晰、问题见见底,重点聚焦三个方面。一是摸清资产底数。学习借鉴先进地区资产管理经验,进一步摸排国有存量资产底数,力争做到全区国有企业经营性房产产权、租赁、收益信息动态更新,确保“底数清、无死角”。同步摸清闲置资产和无证资产底数,厘清资产闲置和未办证原因,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原则,提前谋划盘活方案。二是量化目标牵引。发挥“五拼五比晒五榜”和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导向作用,设置资产盘活考核细则,引导企业把盘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实现更大成效。三是加强统筹协调。从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确权办证、物业出租等多个维度,推进资产盘活事宜。参照省市有关做法,全面梳理将拟办证资产的历史成因、权属证明、相关资料佐证,积极破解资产权属难题。

(四)培养国企人才队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努力提升“三个力”。一是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战斗力。统筹做好企业人才培训,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区属国企党性教育、经营管理、工程建设、财务审计等专题培训班,着力培养一批懂经营、懂管理、懂技术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提升企业人才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二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引领力。做好国资系统人才选拔培养,强化人才强企战略;面向清华、北大等高校,联合开展人才政策宣讲活动,推动“科学家集聚区”建设。积极构建外部董事人才库,拓宽外部董事来源渠道,广纳专业人才,提高国企科学化治理水平和能力。三是加强业务考核,提升竞争力。建立外部董事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考核评价体系,支持区属国企干部内部轮岗交流,实行财务总监委派等制度,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升干部综合能力、促进区属国企健康稳定发展。坚持打造专业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管与出资人监管体系,维护国有资本安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标签:
责编:薛澄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