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法门寺地宫文物亮相南京城墙博物馆开年大展
2024-01-05 10:15: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地宫一开,便是半个盛唐。”1987年,法门寺地宫发掘,2000余件大唐皇室珍宝横空出世,震惊海内外,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隋唐考古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失传千年、神秘莫测的秘色瓷,富丽堂皇、工艺卓绝的金银器……无不彰显着大唐风采。

作为南京城墙博物馆的开年大展,“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展”自开幕后热度持续攀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慕名前往。展览展出39套42件精美展品,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此次展览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主办,南京城墙博物馆承办,法门寺博物馆协办,展期将持续至3月31日。

壹封存千年的地宫开启两块石碑“见证”历史时刻

走进展厅,第一眼看到的是两块唐代石碑的拓片。这两块石碑,是当年法门寺地宫开启时首先进入考古人员视野的文物。

“法门寺、法门塔,离天只有丈七八……”这首陕西民谣里所传唱的,便是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的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的法门寺,原名阿育王寺,唐代为皇家寺院。公元874年,法门寺地宫封门。1987年4月9日,法门寺地宫石门开启。此时,距地宫被封藏,已过去了1113年。

这是一次意外的发现。为了配合法门塔的修复,考古工作者对塔基进行发掘清理,在塔基的正中部位发现了唐代建造的地宫藻井盖。经发掘,整座地宫是仿唐帝王陵寝形式建造,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秘龛组成,规格之高,无与伦比。

韩金科是法门寺博物馆原馆长,也是地宫发现的亲历者之一。据他回忆,当对法门寺塔的地基探查到中心部分时,发现了下沉式的台阶,台阶上铺满了绿锈斑驳的铜钱,台阶尽头,隐约可见一道被巨大石块封住的石门。推开石门,他见到了两块唐代石碑。

如今,这两块石碑的拓片静静陈列在南京城墙博物馆里,诉说着千年前的历史。南京城墙博物馆讲解员李梅介绍:“这两块唐代石碑分别为《志文碑》和《物账碑》。《志文碑》记载了供养历史。而《物账碑》则记录了法门寺地宫中,部分供养宝物的品名、数量、规格、质地等重要信息。”

贰传说中的秘色瓷显露真容演绎“无中生有,似盛有水”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这样称赞秘色瓷。但长期以来,人们“只见其文,未见其物”,只能遐想秘色瓷的“容貌”。随着法门寺地宫文物出土,秘色瓷才显露真容,给中国陶瓷史研究留下极其珍贵的实物与文字资料。这次展览中,就有一件珍贵的秘色瓷——五瓣葵口大内凹底秘色瓷盘。

这件五瓣葵口大内凹底秘色瓷盘,盘口沿作五曲莲瓣、斜腹,由于釉层均匀,造型独特,在灯光的照射下,呈现了“无中生有,似盛有水”的效果。

据李梅介绍,秘色瓷在唐代时专为皇室烧制。秘色瓷因何而“秘”?目前学术界有皇家器物“秘不示人”、烧制方法保密,仿照“秘草”的颜色以及秘色按照等级、品类划分等不同说法,这更增加了秘色瓷的神秘色彩。上林湖是越窑青瓷的主产地,赓续千年的窑火自东汉点燃,唐五代达到鼎盛,宋代以后因各种原因逐渐没落甚至为人遗忘,连带着越窑青瓷中的顶级品秘色瓷也随之成为传说,乾隆都曾感慨:“李唐越器人间无!”

如何判断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是秘色瓷?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物账碑》明明白白写着:“恩赐……瓷秘色椀七口,内二口银稜,瓷秘色盘子、叠子共六枚。”“瓷秘色”,有一种倒装的口吻;“椀”,是“碗”的异体字;“稜”相当于“棱”,“叠”等于“碟”。大概意思是:一共有7只秘色瓷碗,其中2只用了特殊工艺(金银平脱),还有秘色瓷盘、瓷碟6件,一共13件。

这13件被标记的秘色瓷,出土时用丝绸包袱包裹,盛装在一圆形红漆盒内,放置于地宫中室。法门寺地宫“封宫”于公元874年,纪年明确。于是,这一批秘色瓷直接成为有纪年可考、有明确称谓的“标准器”。此外,在法门寺地宫中还发现了另一件也被认定为是秘色瓷的八棱瓶,“失踪”千年的秘色瓷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法门寺的考古发掘成果,为秘色瓷的判断建立了标准。随后,考古学家发现在吴越钱氏家族墓葬、宋太宗元德李后陵、北宋周王赵祐墓、辽陈国公主墓、辽圣宗贵妃墓等皇室墓葬中都有秘色瓷出土。近年来,秘色瓷的研究复烧也一直在进行中。

叁唐僖宗用过的茶具揭秘唐朝人如何喝茶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唐朝人如何喝茶?有着怎样的饮茶之风?答案藏在一套封埋千年的“顶级奢侈品”中。

此次展出的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和鎏金团花银碢(tuó)轴,是唐僖宗李儇使用过的茶具。两件文物均刻画有“五哥”字样,唐僖宗为唐懿宗第五个儿子,在册封皇太子前,宗室内都以“五哥”称呼他,这组器物是他未即位前就使用的茶具,非常珍贵。

这套构思精妙、巧夺天工的茶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古代茶具,质地高贵,以金银制品为主,堪称中国古代“顶级奢侈品”。李梅介绍,这套宫廷茶具等把陆羽《茶经》上的茶器器物化,真实还原了唐代人煎茶、煮茶的饮茶之风。

不同于后世的冲泡品茗,中晚唐时期,茶叶一般被预先制作成茶饼。唐人饮茶时先将茶饼取出,放在焙茶器中烘烤,以祛除茶饼中的湿气。等到冷却后将茶饼敲碎,这时候就要用到茶碾子了。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和鎏金团花银碢轴,就是配套使用的碾茶器。李梅介绍道,“碾碎之后就是茶罗子出场,用来将碾磨后的茶叶筛成‘细米’状备用。”

唐代人饮茶,已有“三沸”之说。煮茶环节中,釜中水烧至出现“鱼目”般气泡时,即为一沸;二沸时,舀出一瓢水贮放,再用竹筴从沸水漩涡中边搅边投入碾好的茶末;烧水至三沸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水暂时止沸,以“育其华”。此后分茶,趁热连饮。仅煮茶过程中,唐代人用到的茶具有风炉、火箸、盐台等16种之多。

中国茶文化“兴于唐,繁于宋”。唐代,随着朝廷“茶政”引领、陆羽《茶经》的问世,茶渐成“国饮”。至宋代时,中国茶文化进入繁盛期,文人群体中有了专业品茶社团,民间盛行斗茶之风。此后,茶文化通过文学、艺术等多种途径,深刻融进我国传统文化,长盛不衰,茶逐渐与“柴、米、油、盐、酱、醋”并列为国人“开门七件事”。

肆“最潮”时尚单品暗藏玄机唐代“黑科技”领先世界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古人用香由来已久,不仅在室内熏香,还随身佩戴香囊。在此次展览中,外形精美、设计奇巧的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是“明星”展品之一,它体现了唐代贵族的生活意趣,也是古代工匠精湛技艺的代表。

这件香囊直径12.8厘米,链长24.5厘米,重547克,是国内唐代香囊存品中最大的一枚。整件香囊钣金成型,部分纹饰鎏金。香囊为镂空球体,上下球体均饰五朵双蛾纹团花,冠饰四蛾纹团花。球底饰折枝团花,通体为镂空的阔叶纹样,链下端有莲蕾饰物。球冠有圆纽,上接U形结构长链,链端套有环钩,堪称唐代“最潮”时尚单品。

香囊内部结构十分精巧,下半球体内有两个同心圆组成的持平环,将盛放香料的香盂铆接于其中,以相互垂直的活轴相连,并将外环与球壁铆接在一起。这样的话,香盂就可以始终保持平衡状态——无论香囊如何转动,香灰都不会洒出来,“黑科技”含量十足。

“香囊暗藏的这种持平装置完全符合近现代航空、航海所用导航仪器陀螺仪的原理。它的出土表明了早在9世纪之前,我们就已经掌握并实践了这种技术,而欧洲直到17至18世纪才掌握。”李梅说。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香具及香料,是迄今我国唐代考古史上数量最多、种类最繁、等级最高的香具集群性重大发现。此次展览中,除了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还有鎏金银龟盒、素面银香匙、鎏金双鸿纹海棠形银盒、鎏金卷荷圈足银羹碗子等不少熏香用具。

延伸阅读

可看可听,让文物“活”起来

除了珍贵文物,此次展览还精心设计了互动环节,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

为了详细展示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主办方精心制作了多个可以翻开的纸板。例如打开“金银丝结条笼子”的纸板,便可看见关于掐丝工艺的介绍,并有对应该文物图片。

除此之外,展览还可以“听”。在鎏金人物故事图银香宝子这件文物旁边,设置了几个听筒。这件文物上绘有郭巨埋儿、烂柯观棋等故事图,拿起听筒,便可以听到与这些图案相关的传说和故事。

展厅结尾处,还设置了一面古诗词墙,有脍炙人口的李白的《长干行》、刘禹锡的《乌衣巷》等,让观众对大唐气象的体会更加深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朱彦 实习生 袁睿思 记者 董家训 摄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