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著名作家冯亦同与南京的深厚情缘
2023-04-14 10:23: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我将来肯定是变成玄武湖旁边的一抹烟云,一声鸟鸣,这就是我最后的归属。”4月9日,著名作家冯亦同在南京逝世,享年82岁。从18岁那年到南京求学,及至后来工作、创作,冯亦同就将南京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和心灵家园,并为这座世界“文学之都”的文学事业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热情、关注和心血。

创作《和平宣言》,南京题材占据很大比重

1961年,冯亦同以处女诗作《在宇宙的大街上》正式开启其文学之旅。此后,他在评论、散文、传记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其中,诗作《莫高窟写意》获1986年首届金陵文学奖;1996年,诗集《男儿岛》获第二届南京市文学艺术奖银奖;1999年和2001年,广播剧《朱自清之歌》分别获江苏省年度广播剧单本剧一等奖、江苏省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2008年,诗集《紫金花》获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诗集《牵手树》于2019年获南京市第七届文学艺术奖。

冯亦同的诸多作品,除了浸润着浓浓的诗情,描写和讴歌南京的更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金陵心记》序文中,冯亦同说:“自己年深日久地‘楔入南京’,并从她的‘内外兼修’中不断汲取营养和力量。”这部近30万字的散文集,荟萃历史文化、风景名胜、个人家史和生活记忆,被冯亦同称为献给南京的“一部情书”。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每年12月13日,金陵警报长鸣。在国家公祭仪式上,青少年肃立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齐声诵读《和平宣言》,向世界发出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的声音。《和平宣言》的作者正是冯亦同。

“‘和平’是永恒的主题,因为它建立在历史真实和人类信念的基石上,它也是时代发展最迫切、最根本的要求,一切真、善、美的创造所赖以生存的空间。”在《和平宣言》中,冯亦同字斟句酌,数易其稿,以诗歌的形式,并参考《诗经》的韵文体,四字一句。冯亦同曾解释,这样郑重的场面只有用中国的古诗经体才能显出其端庄、郑重。以四字一句、两句一节,采用韵文体,由多人吟诵,体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国家之礼仪,“既彰显了南京历史文化特色,也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与哀思”。

事实上,这并不是冯亦同第一次接触这个主题。据了解,1985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馆不久,冯亦同到馆参观。在纪念馆“万人坑”遗址前,看到一座母亲塑像,他有感而发,首次写下了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诗作《母亲与墙》:“伤心的母亲/变成了石头/再也不缩回她/已经伸出的手/四十年了/她还在寻觅自己的孩子/向过路每一个行人呼救……”这首诗一经发出,在当年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扶植文学青年,“豁蒙楼联句”成南京诗坛品牌

正如南京作家徐廷华所说,冯亦同以他敏锐的眼光、深厚的学识、高度的责任感,发现、扶植、指导、推荐了一批又一批有文学潜质的年轻人走进文学殿堂。

在南京文学史上,“文讲所”是非常重要的一章,它寄托着上世纪80年代南京文学青年的憧憬和努力。其时,冯亦同担任文讲所诗歌班负责人。

据冯亦同生前回忆,1981年的早春,南京文学创作讲习所开办,面向青年业余作者进行辅导和培训;在四期面授班之后,增设了文学创作函授班,面向全国招生,同时将其改称“青春文学院”。从“文讲所”到“青春文学院”,一共办了十年,培养了不少知名作家、诗人、编辑、主持人。文讲所不但充分发挥文联联系广泛的工作职能,还紧密依靠社会力量,“几乎所有在宁的知名作家、文学教授、专家学者和文艺书刊资深编辑,都来讲过课或看稿、评稿。”正因如此,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能听到高校文科的理论课,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又能与作家、文学编辑面对面,从作家的创作体会与编辑们取舍稿件的意见中汲取真知、增长见识。

在那样的环境中,冯亦同发现每个学员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从江北南钢来的学员,上完课就赶末班车回去;一个有残疾的诗歌作者,家住城南,每天坐着轮椅摇一两小时来上课,要不是后来被发现,他一度是在门外旁听的。

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学员,有的走上了与文学相关的道路,有的虽从事着其他工作,却仍埋有一颗诗心,冯亦同则用另外一种形式鼓励他们继续创作,并为他们搭设相关平台。这就是后来冯亦同牵头组织的“鸡鸣诗会”,活动中的一项保留节目就是“豁蒙楼联句”,而冯亦同更是将自己的微信名称作“豁蒙楼诗窗”。诗人们集体创作“豁蒙楼联句”这一形式可以追溯至1929年冬天。其时,7位名教授在南京鸡鸣寺豁蒙楼上登高联句,并留下了《豁蒙楼联句》手迹。冯亦同曾表示:“在诸多豁蒙楼诗文史料中,1929年冬问世的《豁蒙楼联句》占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发展上的独特性、群体性与丰富性。”有鉴于此,在冯亦同十多年的坚持下,一边是对过去的传承,一边是对新人的推举和扶植,“鸡鸣诗会”已成为南京诗坛盛事。

在冯亦同生前,每每有人说到他对年轻作者的提携,他总会非常谦逊地提及他的老师——杨苡,每年元旦,他都会手捧鲜花去看望这位自己在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的老师。即便在他过了80岁,依然如此,用冯亦同的话说,新年的第一天充满了朝气,在他这个年龄还有老师可以拜访,感觉非常幸福。而今,他追随老师而去,成为人们仰望夜空时看到的又一颗星星。

编选南京诗文,多角度彰显文学之都底色

金陵文脉绵延千年,从凤凰台到石头城、秦淮河,再到鸡鸣寺、玄武湖,一处处独特的文学景观让历代文人争相歌咏,留下无数名篇佳作。后来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名家笔下的南京》则是冯亦同为南京文学作出的又一贡献。

作为一部现当代名家写南京的散文集,《名家笔下的南京》已成为一代人共同的记忆。1995年,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可爱的南京”丛书,包括《南京史话》《名家笔下的南京》《诗人眼中的南京》《南京的建筑》和《南京的文物》等,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与专家好评,社会反响相当热烈。当时在南京市作家协会工作的冯亦同,即是其中《名家笔下的南京》和《诗人眼中的南京》的编者。

“可爱的南京”丛书被视为当代南京书籍出版史上一项颇具规模的文化工程,既有远见卓识,又有开创性,承前启后,影响深远。对冯亦同本人而言,这也是他“从业生涯中是一个里程碑”,作为编选者,那年正值50多岁的他,第一次系统性地对南京历史文化与当代文献进行广泛搜求和爬梳剔抉。《名家笔下的南京》最后所选的49位作者52篇文章中,不乏蜚声久远、建树卓著的大家,也有不少仅在一定范围内成就其名者。冯亦同在生前介绍,这也正是这本选本的特色,“他们的文章多因为作者长期生活在南京,体验既深,观察亦细,故比那些走马观花的名人之作更宜于入选。”

2022年,在《名家笔下的南京》出版后27年,冯亦同走进“共读南京”活动,带领大家再读这本书。其时,他以一个读者、一个学子和一个市民的身份讲述了他的居住体验和写作编书的心得,他说,在南京书写中,“山水城林”与“金陵神韵”是难以尽述却也不可能绕过的共同主题。后来,冯亦同又编写了《品读南京·南京历代经典诗词》和针对青少年的《南京诗歌地图》,再次以他诗性的角度,表达着对南京的热爱。

尤其是在《南京诗歌地图》中,他独具慧眼、别出心裁地将上自六朝下迄民国历代歌咏南京的经典性、代表性诗词,细读深研,择其精要,梳理归类,每首诗词都附有注释、赏析、作者简介,还以“小博士”名义撰写了46则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着力于诗与史的关联、人文与地理的结合,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对“文学之都”南京有更深层次、更宽视野的了解。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