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16日南京讯 5月15日上午,家住建邺区沙洲街道万达华府小区的林先生,把家里积攒的饮料瓶和快递包装盒拿到小区内的垃圾箱前,伴随着提示语音的播报,垃圾箱自动开盖,林先生把饮料瓶和快递包装盒先后分别投进相应的箱体,操作屏上马上显示可回收垃圾重量,并同步积分,整个操作不超过1分钟。而在沙洲街道垃圾分类智慧监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中心监管平台大屏幕,已接收到林先生的分类数据,看到投放塑料瓶200g、纸张300g,金属150g。
沙洲街道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点
据了解,目前,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已经渗入沙洲街道垃圾分类全流程。沙洲街道辖区已有9个片区、36个小区覆盖了智能可回收点,配置了27个智能投放站点2个便民服务点,并接入建邺区智慧环卫,实现了平台与智能分类回收点、微信小程序、分拣贮存转运站、车辆GPS等实时联网,拥有基础数据库、积分管理、智能回收点管理、二维码溯源、车辆追踪、视频监控及大数据分析等相关基础功能,利用智慧监管平台,把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整合,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对可回收物回收量、积分卡使用情况、分类准确率等数据的实时更新与监测,掌握实际运行情况,实现动态监管,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让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驶上“快车道”,为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及标准化收运体系建立提供有力支撑。
沙洲街道可回收物“公交化”收运路线
沙洲街道城市管理部副部长戚林坤介绍:“垃圾分类全链条能否形成闭环,收运体系是重要一环。”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沙洲街道垃圾分类工作人员与城市治理公众委员、社区、物业、居民代表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标准化收运体系,不断完善垃圾分类点、站、中心协同发力,实现“三增二减”增服务、增设备、增收运、减其他垃圾量、减人工投入,并建立定时、定点投放和定人督导的“三定一督”管理,收运人员即点位管理员“公交化”收运实现巡点、消毒同步,5辆可回收车专门设定回收路线,并在回收点公示。
街道城市治理公众委员、执法中队、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代表、居民代表共同为垃圾分类工作建言献策
街道通过智能化回收点+便民服务点+标准化收运,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工作形成“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运、末端分类转运”全“闭环”兜底运作。同时,建立可回收物收运体系,保障了可回收物、大件垃圾等回收、分类、拆解、暂存和转运。可回收物在分拣站经过分拣压缩后将作为原生材料运送至末端,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有效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减量。
街道城市治理公众委员正在“垃圾分类两网融合便民服务站”指导居民如何使用积分打印照片
随着沙洲街道“两网融合”全覆盖推进+标准化收运体系融合区智慧环卫大数据平台,大家可以清楚看到居民前端的投放分类情况,以及中端分类转运车辆收运可回收物和易腐垃圾的实时,进行全流程的监管。沙洲街道城市管理部副部长表示,“有了清晰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进行垃圾分类的策略调整,及收运车辆线路的修正,使得沙洲街道垃圾分类更贴近民生。”(侯玉林 陈冬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