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保障市民“安心年”“前哨”阵地“不打烊”
2022-01-19 10:24: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宁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障市民日常核酸采样。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婕妤摄

全年无休坚守发热门诊,24小时的核酸检测采样,全方位保障市民健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春节临近,当我们为假日筹划、相约团聚的时刻,却是他们放弃休息最忙碌的日子。

1月17日,记者接连走访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看到,正是他们以严密高效的防控措施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奔走于一线提供贴心保障,才能让市民日常生活工作无后顾之忧、过一个安心年。

发热门诊:寒冬中汗湿的“短袖”织密第一道防线

“请佩戴好口罩,打开苏康码、行程码,保持一米距离,有序入院就诊。”早上7点半不到,夏莹听着熟悉的广播提醒,走入南京鼓楼医院开始一天的忙碌。作为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夏莹可谓不折不扣的大管家,除了保障市民在发热门诊中的就诊,还要为门诊内所有医护提供好后勤服务。

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医院也相应提升了防疫措施。市民进入门诊大厅之前,戴好口罩、打开苏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做好流调、仔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并登记,一步也不能少。为避免市民图方便以相关截图通过查验,工作人员严守第一道关卡,不厌其烦地请市民现场核验行程卡。

发热门诊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夏莹更打起十二分警觉。到医院之后,首先去发热门诊等候区进行整理,以最舒适的环境缓解前来就诊病人的心理压力;随后做好交接班,检查、筹备医护人员所需;半小时准备完毕之后,她穿好防护服,进入门诊内开始护理等工作。虽然已是寒冬,但薄薄的防护服内仍旧穿的是短袖“洗手衣”,“防护服经不住拉扯,穿多了怕崩裂,所以我们所有医护里面都是短袖。”

刚进去的时候,也会冷得瑟瑟发抖。但从护理到协助诊疗,甚至有时还帮助患者理发,几个小时忙碌下来,夏莹防护服内全被汗水浸湿。穿上防护服就尽量在工作时间内避免脱换,于是不透风的防护服,就这样湿了捂干、干了再湿。“不断的冷热交替,现在冬天我们有时都能闻到自己身上的馊味。”夏莹笑道,但为了守护患者她毫不在意。

在全市42家发热门诊内,正是寒冬中一个个被浸湿的身躯为市民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

核酸采样点:12小时久坐,力保市民所需

匆匆吃了一口饭,中午12点不到,靳瑜立刻换上防护服坐在核酸采样台前。作为医院核酸采样点的采样护士,靳瑜一坐就是8小时,等她下班时已经接近晚上9点。

“今天前来采样的市民比较多,晚上8点下班的时候,我看还有一些市民在等候。”长时间的等待、人员的聚集,会给市民带来焦躁情绪,善于换位思考的靳瑜决定留下来,将现场等待市民清空之后,才走出采样室,“多一个人的聚集,也可能会增加一分交叉感染的可能,所以下班前清空等待的市民,尽量为前来接替的夜班同事多分担,已经是我们的常态。”

临近春节,因为出行以及防控的需要,市民核酸采样量也随之增长。但年过半百的靳瑜,比年轻人更能坚持。最久的一天,靳瑜在采样室内坚守了12个小时,“当时因为正好放假了,要回家的缘故吧,很多学生来做核酸。”那天靳瑜本是早上八点上班,下班时看见现场人员过多,立刻申请继续采样,“本来以为下午5点半能结束,没想到出来时已经晚上8点。”

那天回家之后,因为久坐导致血液不循环,局部出现缺血缺氧,靳瑜坐出了压疮。虽然护士长立刻买来了护理用品,但久坐的采样护士仍旧避免不了生疮,一双手也因为长时间戴手套而指甲变形、经常劈坏。“后来总结出了经验,每次就坐半个屁股,每隔一段时间就轮换着坐,让血液流通。”靳瑜笑道。

目前,南京共有141个核酸检测采样服务点,为更好方便市民更有18家医疗机构开设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年没回家的“螺丝钉”坚守实验室

当所有人已经躺在温暖的被窝中准备入睡时,宁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的冯琦开始了一天的检测工作。夜里10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冯琦当天排到了夜班,又是一夜无眠。这已经不知道是她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调至鼓楼区疾控实验室的第几个夜班。

基层一线的一名医护人员就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奔赴哪里。去年11月,冯琦被抽调至鼓楼区疾控实验室,担起核酸检测检验人员的重任。要确保在6小时内让核酸采样结果出炉,一轮又一轮核酸检测,大量标本陆续送往实验室,有时日检测量达2000多份。面对大量的标本、超负荷的工作量,为按时完成任务,缩短报告时间,实验室24小时不停机,00后的冯琦就整天泡在实验室里。

在全封闭、负压的实验室,冯琦全副武装熟练地进行试剂配置、标本处理、核酸提取、基因扩增等“纯手工”的操作。除了实验室检测,冯琦也会帮忙做采样。经常白天奔走在小区内爬着一层层楼梯做完采样,晚上继续走入实验室,好让市民可以尽快拿到核酸结果。最忙碌的时候,冯琦连续三天没有停歇,“最多只能趴在桌子上休息两小时。”小姑娘笑道。

自从去年11月起,冯琦就再也没有休息过一天,但她毫无怨言,“元旦是在实验室过的,马上春节也肯定在这里。”当实验室开始编排春节值班表时,冯琦依旧站出来要求留下,将团聚的机会留给其他人。但其实小姑娘自从2021年元旦之后,就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没有回家与父母团聚过,“我年轻肯定先上,好在现在有视频通讯,我和他们经常视频聊天报平安。”

在宁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障辖区内所有市民的日常就医、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甚至是集中隔离点的医护需求,一颗颗“螺丝钉”扎根在市民身边,守护生命健康。

南报融媒体记者王婕妤

标签:核酸;采样;市民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