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6日南京讯 夫妻和谐,是家庭幸福之源。幸福的家庭,更有助孩子茁壮成长。12月4日,南京市浦口区妇联、星甸街道妇联携手南京市秦淮区钟晓敏爱心工作室,开展了“爱的五种语言,促进家庭幸福”巾帼志愿者培训活动。活动旨在为巾帼志愿者赋能,让她们懂得怎么更好的去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同时在开展志愿服务中协助受助对象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当天,给巾帼志愿者做培训的专家石鑫,大学毕业后在国外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最后她为了“爱”,辞去了国外待遇丰厚的工作,来到南京。在这里,她和丈夫相亲相爱,相互成就,不仅双双事业有成,家庭也很幸福。拥有两个儿子,和父母同居一个屋檐下,20多年关系融洽。

“我相信,每个女性都很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这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孩子,孩子更需要有一个幸福的充满爱的成长环境。”为了让培训课生动有趣,石鑫寓教于乐,首先带大家做了个游戏“奇妙的终点”。
PPT显示,一张表格上有3排12个格子。石鑫引导大家在6个分别写着“为家人实现一个愿望”“换一套新房子”“离开朋友和家庭”“制定一项家规”“与爱人重新找回往日的激情”“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的灰格子当中,随便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并将手指点在所选择的格子上。然后按照她的指令,一步步移动手指,奇妙的是最后大家的手指都回到同一个终点——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这只是一个好玩的心理逻辑游戏。
但是,这又何尝不是众望所归?
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多原本恩爱的夫妻,不是走着走着就散了,就是搭伙过日子,已经找不到最初的幸福。
“美国著名的婚姻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博士研究了离婚的2个高发期。第一个离婚高发期平均婚姻在5.2年,而在中国可能晚一点,可能就是我们通常说7年之痒。另一个时间是在16.4年,这个时间点和中国蛮相像的,这个点的时候一般家庭的孩子差不多该念大学了,这时两个人突然发现家里就他们,大眼瞪小眼。”石鑫说,婚姻出现问题,不能一味害怕、逃避,关键是怎么去面对它、化解它。

现场,她问了大家与另一半相处的几个小问题:“你是赞美他多,还是批评他多?”“
你们有经常拥抱吗?”“你们的夫妻生活和谐吗?”“你会给他惊喜吗?”“如果吵架,你会怎么处理?”“你经常给他的情感账户投资吗,你是怎么做的?”“你们会定期做家庭规划吗?”
巾帼志愿者给出每个问题的答案,“否定”的比较多。
“爱情需要保鲜。看似很小的细节,处理不好,会让婚姻走到一个极端。”石鑫没有过多说教,而是给大家放了一段视频。

视频中,一对原本恩爱的夫妻,因为“洗碗”这一件小事发生分歧,妻子与丈夫理论了10来分钟。妻子用的语言不是“我”字当头,就是充满指责、挑剔和命令。理论的内容,不仅仅是洗碗一件事,而是延申到多年的各种积怨。本来,丈夫已经打算洗碗了,但吵到最后,他走出了家门,态度非常绝决,头都没回。
“我相信,不少家庭生活中真的经常会出现类似于刚才影片中的情节,也许没有那么经典,但是那一刻,就可能释放所有的愤怒,彼此之间的感觉就会变得失望、沮丧。而之后,很可能会通过冷战、不说话来换得暂时的安定。”石鑫说,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关系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她坚信,一定会有解决的方法。
“有效的处理差异与冲突,需要刻意的经营友情、培育亲情、创造激情、发展健全的真我。”石鑫建议广大的夫妻,要学会“在爱中双方实现自我改变、超越,共同成长”。
接着,石鑫给大家介绍了这节婚恋课程中的最关键的一个理念“爱的五种语言”,包括:爱的肯定、爱的陪伴、爱的礼物、爱的服务、爱的触摸。

她对每一种“爱的语言”都举例做了详释。她以自己的家庭为例,她本人就喜欢爱的触摸,遇到沮丧的事时,她不需要太多言语安慰,只需老公一个深情的拥抱。而老公需要爱的肯定,有时做好一个方案,不仅发给她看,而且屁颠屁颠跑到她的面前,这个时候她就知道,要给老公“一顿夸”。每每此时,老公嘴角上扬,倍有成就感。
她认为“爱的五种语言对于家庭生活和两性关系是非常有建设性的,如果知道了并能很好地运用,或者说是有意识在家避免其它语言,就可能常握好家庭关系相处的艺术。”
巾帼志愿总队队长陈大芳整节课听得非常认真。她说,她跟老公的关系一直很好,现在老公患了肺癌晚期,她要学会用“爱的五种语言”,对老公更好。不仅如此,她还要带领巾帼志愿者团队,在以后的服务中,还要教会服务对象一起学会运用“爱的五种语言”,创造出愈来愈多爱的奇迹!(曹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