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30日南京讯 “能住进一个有厨房、卫生间的家。”74岁的赵玉强老人说,这是他,也是街坊邻居们今生最大的心愿。
大阳沟老旧住宅片区综合更新项目让他盼到了希望,这是一个政府支持、居民自愿更新的项目。去年底,指挥部进场后全年无休,一直在努力推进项目,但目前二期项目居民同意更新“签约率”为74%,而按照相关规定截止2021年12月31日,居民“签约率”未达到80%,“拆除重建”的更新模式将终止。
“包括南京在内的21个城市,将开展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目前,大阳沟采取的拆除重建更新模式,未来几乎不会再有了。”赵大爷非常希望邻居们全面了解政策,珍惜这次机会,趁最后一个月时间,抓紧签约,大家一起住新房。
古稀老人:做梦都想有一个“带厨卫的家”

(搬家有厨卫的家,是赵大爷今生最大心愿)
赵大爷一个人住在秦淮区大阳沟87号一处13平方米的平房中。房子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
因为房子太小,屋里放一张床、一个衣橱、一张桌子,再堆一些杂物,就转不开身了。多年来,他在屋檐下支了一口锅,烧菜做饭。遇到刮风下雨,他就收回去。家里没地方安装热水器,平时都是烧好水,倒进澡盆,凑乎着洗一洗。半夜上厕所都是捂着肚子找公厕。
“我做梦都想住进一个有厨房、有卫生间的房子。”赵玉强老人说,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了。
去年底,一则喜讯传来:大阳沟老旧住宅片区综合更新了!不是拆迁,而是拆了之后就地重建,大家在外面过渡一段时间,等房子建好之后,再搬回来。
大阳沟老旧住宅片区综合更新项目指挥部正式进场不久,赵大爷就详细了解了相关更新政策,并与指挥部签定了综合更新征询“同意书”。
“环境会变好,房子会变大,关键是每套房子都会有厨房、卫生间。”赵大爷认为,拆迁重建,不仅住房会有质的改善,还能和生活在这个片区几十年的人长长久久做邻居,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可是,最近老人变得越来越焦虑。因为这个项目,政府只能引导,居民要自愿才行,现在74%的居民都同意“拆除重建”,还有少部分居民没有签约,“还有一个月,如果这部分人不签约,指挥部就要撤了。”
像赵大爷一样,盼拆除重建的居民很多。65岁的程安国老人也是其中一个,他介绍他们一家三代人,“蜗居”在大阳沟一处50平方米的平房中,拥挤不说,他最担心的是不安全。因为房子太老了,而且是“一人巷”,万一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进不来,有安全隐患。他迫切希望这里尽快“拆除重建”。
有机更新,是广大居民的“急难愁盼”

(大阳沟待更新房子不仅老破旧,也不安全)
记者采访大阳沟老旧住宅片区综合更新项目指挥部了解到,大阳沟老旧住宅片区综合更新项目东至御道街,南至大光路,西至东大阳沟,北至御道园。
待更新的涉及三个地块:地块一危房消险涉及大阳沟57号2幢、3幢,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惠及居民27户。地块二、地块三涉及大阳沟44号19~23幢、大阳沟36~39号和大阳沟52~95号,建筑面积约5441平方米,惠及居民100户。
片区内的居民楼,始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地块一房屋被评定为C级险房,即部分承重结构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房屋局部处于危险状态。地块二、地块三100户居民中,有百分之四十的居民家,只有十来个平方米。
为改善大阳沟片区环境,提升群众居住安全性,让居民真正住上环境优美整洁、生活设施齐全的新房,2020年12月,秦淮区政府向南京市政府申报并获得批准,实施大阳沟老旧住宅片区综合更新,由明商集团负责前期研究和组织实施。
秦淮区政府还组织成立了区级指挥部,各职能部门参加,并成立四个工作专班,对片区内房屋、居民情况进行了上百次深入摸底调查,建立“一户一档”信息台账,多轮次召开居民议事会,明确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危房消险、棚户区翻改建、低效空间利用、街巷微更新等5种方式提升片区环境品质,通过物业一体化实现片区长效化管理。
在大家的全力支持下,大阳沟有机更新第一轮意见征询同意率达到94%以上,大家改造意愿强烈。
地块一于6月初已经完成签约和人房分离,房屋也于7月中旬全部拆除,正在进行考古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招标手续,2022年推进并完成房屋三原翻建,让居民住上安全宜居新屋。
地块二、地块三正在开展“二询”签约确认工作,但推进缓慢,目前才签约了74户。
“城市更新是消除老旧小区安全隐患,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全新模式,居民意愿和政府支持是根本前提,按照南京市规划资源局(2020)339号文件规定,项目若要实质启动实施,第二轮意见征询同意率须达到80%,才能进入正式签约阶段,否则拆除重建更新工作将终止。”指挥部相关负责人、秦淮区一级调研员祁寿康介绍,目前项目“二询”同意率为74%,部分居民仍然认为政策会有松动,认为“等等”会多得利,甚至部分居民散播“会征收”的不实谣言。
而根据相关规定,本次更新改造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31日,若“二询”同意率仍未达到80%,以拆除重建的更新模式将立刻终止,指挥部即刻撤出。所以,才有了赵大爷等迫切希望改善居住居民的“寝食难安”。
签约率不过80%,“拆除重建”将终止

(指挥部召开居民议事会,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居民对有机更新“满怀期待”,也有居民迟迟不肯签约,而迟迟不肯签约的原因来自多方面。
有一户姓朱的居民,一家三口挤在13个平方米的房子中。长期以来,丈夫朱某选择开夜班出租车,这样一家人就可以“错时”上床睡觉,解决睡觉难题。朱某的妻子希望这里 “拆除重建”,但是并没有签约同意书。听了部分邻居私下的“小道消息”,她认为“再等等,会有更好的政策”,希望多要面积少花钱。
对此,指挥部负责人表示会“一把尺子量到底”。根据政策,指挥部可以在不违规的情况下,“一对一”给每户居民尽可能争取到“最大利益”。但这绝不会是“暗箱操作”,每一户享受到的政策,都必须是合理合法有依据的,都可以公示出来,让所有人监督。
对以为“等等”就会多得利的居民,指挥部也再三告知大家“这样的执着可能会让所有想要改变居住环境的人希望全部落空”。
“城市更新这个工作,政府能做的是在国家的政策文件内尽可能为居民谋取利益最大化,并做好手续办理、矛盾协调、现场管理等推进工作,但前提是首先要满足签约同意率的硬性条件,否则受损的是全部100户居民的切身利益。”明商集团相关领导表示,指挥部依规办事,不可能满足居民超越政策以外的“幻想”,希望广大居民要面对现实、学会算账,把握机会。

(指挥部召开居民议事会,让居民全面了解政策)
指挥部董旭松告诉记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1月4日刚刚发布的官方文件:包括南京在内的21个城市,将开展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
按照这份文件要求,未来5年南京对老城片区的改造多为“留改拆”,即:通过拆除违法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功能置换等方式,提高人居环境、彰显古都风貌。
“目前大阳沟采取的拆除重建更新模式,未来几乎不会再有。”
大光路街道执法局局长田金钊介绍,即便大阳沟更新项目指挥部撤出,片区也要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以确保居民生活居住安全。环境综合正式包含五个方面内容:一是拆除非法建筑;二是打开生命通道;三是危房消险;四是完善配套设施;五是美化环境。
目前,指挥部已经做了两手准备,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征求意见稿已在片区内公示,请居民积极提出意见。(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