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京举办首个秦淮新河史料图片展 于乡愁中赓续奋斗精神
2021-07-06 15:01: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透着岁月年轮的斑驳老照片、记录世纪工程的档案文件……这两天,位于南京市西善桥街道初见书房的二楼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大家或注目、或记录、或分享着眼前一份份难得一见的史料文字与图片,勾起的是心底的回忆,带走的是对乡愁的眷念与奋斗精神的感概。

作为南京举办的首个秦淮新河史料图片展,虽历经半年多方收集,所展陈影像也仅是历史洪流中的沧海一栗,但作为西善桥街道办展的初衷,借一条秦淮新河的变迁映射城市的发展与成就,鼓荡起片区居民满满的自豪感;于浓浓乡愁中感知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激励各方凝聚磅礴力量,助力产业发展。

六大主题展示秦淮新河往昔今生

提到秦淮新河,这条和秦淮河只有一字之差的河流可能很多市民对其历史并不熟悉。“秦淮河的上游是溧水河与句容河,两源在江宁区西北村汇合为干流,至河定桥时又分为两支。一支是从三汊河入长江的外秦淮河,另一支就是从鱼嘴入江的秦淮新河。”于开展当日前往观展的南京市秦淮河河道管理处主任陈忠告诉记者,秦淮新河工程1975年开工建设,1980年建成通水,是一条集泄洪、抗旱、灌溉、航运等为一体的人工河。秦淮新河工程算得上是当代南京投入人力最多、施工时间最久、开挖河段最长、对秦淮河水系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是南京秦淮河历史和水利文化史上重要的印迹。“在去年百年未遇的大汛中,秦淮新河闸站连同水域其他闸站联合运行,高挡低排,安全让秦淮河洪水平稳入江,又一次在大考面前打赢硬仗,为秦淮新河举行专门的史料图片展尚属首次。”

记者注意到,展览现场以时间为序,分为风雨旧秦淮、愚公移山志、赞歌颂英雄、奋进新时代、飞虹架新桥、十朝雨花情六大主题。系统回顾了建造秦淮新河的原因、过程、成就以及伴随城市化进程展现出的时代新图景。在上百幅的史料图片、档案文件中,无论是“立下愚公移山志、誓把山河重安排”的豪情誓言,火热的劳动会战场面,还是那个年代不多见的工程机械、沿河跨越南北两岸的10座各型桥梁,既是人生的经历、时代的见证,也是发展的延续。

乡愁中追忆城市文化赓续奋斗精神

“秦淮新河开凿完成后,不仅根治了秦淮老河千年来的洪水灾害,也为秦淮老河沿岸的开发利用带来了生机。从历史上看,每一次新的秦淮河道的开凿,都标志着南京城市南部边界的变迁。”提及这条造福于当代和后世的人工河,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专家、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贺云翱教授表示,秦淮新河的开通并承担行洪、航运等职责,正是南京城市边界再次向南扩展的标志,给众多市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

“秦淮新河通水之日,正值改革开放开启之时。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实现了伟大飞跃,以秦淮新河南北两岸生活变迁为聚焦的历史过程无疑是南京城市发展变化的缩影。” 西善桥街道影视文旅中心负责人郑磊告诉记者,如今的西善,依旧有不少秦淮新河工程建设的亲历者、参与者、观察者。虽然河流和城市在变化,但大家心底的那份乡愁却一直在。举办这样一场展览除赓续奋斗精神、感受城市发展外,也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呈现身边事的可亲近窗口,触摸心底的乡愁。

活化历史图景助力文旅产业发展

河流是孕育文明的摇篮,也是构成城市自然环境最宝贵的要素。

“紧邻秦淮新河的西善桥历史文化深厚、山水城林自然优势明显。以发展‘两桥’产业发展高地、产城融合示范而谋划的文旅产业结合秦淮新河风光带建设恰逢其时。”郑磊告诉记者,以此次史料图片展为契机,街道正计划建设秦淮新河历史博物馆。它将和围绕矿坑关停实施生态治理建设的草博馆、发展影视产业建设的影博馆、展现西善历史文化建设的碑刻馆一起构成西善文旅产业展馆矩阵。结合分布片区内的其他传统文化小品陈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等景观,完成以可看可赏可品为代表的实物文旅地标及文化营造,让游者产生“停留”的内在需求。(西善)

标签:新河;秦淮新河;秦淮河
责编:罗鹏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