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记者顾小萍朱雅新)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暨城市更新现场推进会近日在宁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市深入探索尊重历史、以人为本、注重内涵、精致精细、更可持续的城市改造模式,已累计创建省级宜居住区56个、省级宜居示范街区3个。
我市连续六年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民生实事重点工作,截至2020年,累计完成2000年前建成老旧小区整治2660个,占总量的87%,涉及房屋5948万平方米,占总量的95%。更新后的小西湖历史风貌区、建邺区天顺苑小区等,获得全省与会代表的实力点赞。
“现在我想什么时候出门都可以。”73岁的朱晓美住在天顺苑3楼。这个1999年建成交付的小区共4幢房屋14个单元,目前已完成12部电梯的安装,剩余2部电梯也正在推进中。老旧小区100%加装电梯,这在整个南京也是数一数二的。
为切实解决老旧小区居民“上楼难”,加装电梯成为南京近年来回应民生诉求的重要答卷。2016年以来,我市逐步形成“业主主导、政府搭台、专业辅导、市场运作”的电梯加装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加装电梯1101部,其中今年已加装60部,居全国前列。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城市更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市围绕城市更新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出台相关政策40余项,从以前“拆改留”到现在“留改拆”,多个历史风貌区规划设计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反向操作,从旧城改造“就地平衡”到新城反哺老城,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更新理念,凸显政府、专家、居民各方共谋共建的治理变革。
秦淮区石榴新村距离市中心新街口直线距离不足1公里,有权证居民388户1428人。该片区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均为消防、卫生等配套设施缺乏的非成套住房,居住条件差、安全隐患突出。我市以危房消险为突破口,采取原地重建、回迁安置为主,异地置换、货币回购、优先购买原地商用房屋相结合的方式,仅用45天就实现了97%的签约率,跑出城市更新的“南京速度”。6月3日,石榴新村城市更新项目正式进场施工,拆除重建后的房屋设计为小高层,拟建4—11层住宅及1—2层的配套用房和1层地下车库。
着力夯实城市安全基础,此次会议还提出,城市更新首先要把矛头对准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各地制定老旧小区改造年度计划时,要从安全角度确定优先顺序。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运行15年以上、存在隐患的危旧燃气管线已改造504.7公里,重大安全隐患消险完成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