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4日南京讯 最近,南京市江北新区大厂街道新庄社区杨庄南村的很多车主挺开心,持续了多年、几乎天天上演的“抢车位大战”终于要结束了。从4月下旬开始,新庄社区“小新星”志愿者培训学院志愿总队长何帆承担起车辆登记这项工作。这一个多月来,她全天都要接待来咨询、登记的车主。就连每天回家路上,都会有居民拉着她问情况。车位问题在老小区一向是大麻烦,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这段时间,骂她的,来吵架的,也不是个别人。委屈肯定是有,“但工作总是要有人做,我之前做过人口普查,居民对我比较熟悉。”何帆说。
啃下车位登记这块“硬骨头”

杨庄南村,是上世纪80年代的拆迁安置房,共32栋,一直没有物业,是个开放式小区。多年来,机动车都是随意停。很多一楼的居民,将院子门口的空地“占为己有”,也影响了车辆的有序停放。现在,汽车越来越多,因停车问题带来的矛盾越来越大,甚至发生过划车事件。社区书记胡文峰意识到不能再这样发展下去,决定“大动干戈”,彻底解决这一顽疾。
谁牵头来做这件麻烦事?志愿者总队长何帆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小区有300多辆车,经前期调研,如果好好规划,居民都能配合,车位是能画出300多个的,基本能解决停车矛盾。4月下旬开始,何帆的工作就是做小区车辆登记。那些下班回家较晚,常常找不到车位的居民看到通知后,都积极地带上身份证,行驶证来登记了。登记的时候,他们会带来一肚子的问题。“以后车位多少钱一个月?”“车位怎么分配?摇号吗?”“以后车子如果被划了,谁来负责?”“什么时候开始实行?”“车位被别人占了怎么办?”……同样的问题,何帆一天要重复回答好多次。回家的路上,居民看见她,也会拉着她问个不停。即使这样,她仍然耐心地为居民解答,打消他们的顾虑。比如,告诉居民社区下一步的计划,先安排四名保安对车位进行管理,接下来还会引进物业。社区也会联系派出所,尽可能多装一些监控探头以保证车辆安全。对于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她也都认真记下来,集中向书记反映。
一个半月过去了,已经有200多辆车来登记,车辆出入口的起落杆都已经装好。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居民持观望态度。尤其是部分一楼的居民,不太支持这件事。有一位大爷,就当面跟何帆吵:“我家门口的车位就是我家的!凭什么要清理,要重新画车位?”何帆耐心跟他解释:“空地是大家的,不是某一家人的。管理好车位,会让整个小区的环境都得到提升。”大爷听不进去,情绪激动,甚至骂她。何帆没有生气,而是安抚老人:“您别生气,对身体不好。”
还有一个居民,要塞钱给何帆:“我就要我家门口的车位,你帮忙留着。”何帆有些无奈,只能耐心解释,后面会通过摇号,公平地按照顺序选车位。

哪里有需要,她就在哪里
事实上,何帆一年上头就没有清闲的时候。她是江北新区第三届公益创投支持、打造的新庄社区“小新星”志愿者培训学院的总队长,手下有6支特色志愿者服务队,共计60个“兵”。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分类、人口普查……这些需要很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大事,杨帆都是牵头人,负责社区里各个点位人头的安排。
去年11月,南京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社区6个小区共10个点,每天需要安排20名志愿者值班,每个班次3小时。那时候,天气渐冷,有的点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工作”环境也不好,社区里很多志愿者年纪大了,一些身体不太好的,难以坚持。再加上刚开始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很多居民觉得麻烦,多年的习惯很难突然改变,因此并不理解和支持这项工作,常常会将怨气发在志愿者身上,冷嘲热讽,甚至辱骂。部分志愿者受了气,干不下去了。一时间,何帆手上能调动的志愿者人手,捉襟见肘。

那段时间,她每天早上从七八点就开始打电话,一整天都在协调人手。很多志愿者受了委屈,她还要安抚,做心理疏导,帮助志愿者排解心中的怨气。何帆每天都要忙到夜里十一二点才能休息。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居民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很大的转变,现在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

有人问何帆,你年纪又不大,整天在社区里忙这些琐碎的事,忙忙碌碌,无私奉献,图的是什么?但何帆觉得自己很充实,尤其是去年被评上大厂街道十位“最美平安志愿者”之一,她觉得这是莫大的荣誉,备受鼓舞。(曹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