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自由裁量权”进一步缩小
国网江苏经研院电网项目评审能力再提升
2021-06-07 11:2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张建峰 张扬 段思成  
1
听新闻

6月1日,国网江苏经研院组织召开了泰州陆庄220千伏变电站改造工程初设评审收口会,与会专家对主变容量、停电过渡等提出了优化意见69条,节省投资约四百万。这是经研院缩减项目评审“自由裁量权”以来的最新成果。

近年来,国网江苏经研院以规范电网项目评审“自由裁量权”为核心,以项目化协同监督为抓手,将廉洁风险管控融入日常工作,全力构建项目评审投资偏差控制协同监督体系,实现了电网项目评审能力再提升,“自由裁量权”进一步缩小。

持续发力,深化协同监督长效机制

传统的电网工程建设项目评审,一般依赖相关专家的经验判断,有时存在投资审核把关不严、审核标准浮动、过程不规范、个人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风险。

针对这一薄弱环节,国网江苏经研院坚持实施协同监督,通过协调整合内部监督力量,强化职能部门监督作用,构建协调配合、信息互通、形成合力、监督到位的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提高发现和处置问题的小路,有效防控廉洁风险。

“2018年以来,我们持续推进监督长效机制落地实施,共开展协同监督6项,提出并下达30余份整改意见书,制定整改措施50余条,所有问题都进行了整改,有力保障企业规范管理和风险控制。 ”国网江苏经研院技术经济中心主任张旺介绍。

多措并举,严控自由裁量权利关口

如何采用有效手段控制项目评审专家自由裁量的主导权?在这一方面,国网江苏经研院通过开展勘测专项评审、建立评审专业内控程序等多项措施,多管齐下共同解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

在专项评审方面,国网江苏经研院通过开展勘测专项评审170余项,严格规范地下部分土建费用的合规合理,有效应对土建结算与中标价相差较多的问题。此外,该院技术经济中心还组织员工编制了《国网江苏经研院评审标准化管控体系》,为专项费用审核提供参考依据,有效防控因费用计列依据不足造成的廉洁风险。

为了加强对下游单位和评审人员廉洁风险防控。国网江苏经研院通过完善评审通报、设计评分考核机制,促进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减少因设计深度不足造成相关单位的廉洁风险。同时,经研院还建立评审专业内控程序,对评审职责进一步明确。

“在对评审岗位的管理方面,我们组织开展廉政约谈20人次,并举办“重点岗位廉洁风险”大讨论,共排查了评审岗位廉洁风险23条,制定风险防控措施46条。针对以往评审监督力度不足的缺陷,我们通过实施评审工作绩效考核制度,严控评审输出文件技术把关,有效减少了因校审监督不完善、评审考核机制不完善可能造成自由裁定过大等原因导致的评审人员廉洁风险。”张旺说。

拓宽渠道,提升设计现场评审质效

工程设计完成后,需组织项目评审,对方案进行评议和审查并提出相应优化建议,以有效提升设计质效。“常规工程评审一般采用专家会审方式,专家对工程现场实际建设条件没有直观感受,在审核工程设计的细节方面可能会出现偏差。”国网江苏经研院技术经济中心副主任李国文介绍。

近年来,国网江苏经研院创新拓展评审模式,对重点工程采用现场实地踏勘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2020年以来,经研院累计开展现场评审10余次,与会人员通过现场看、实地评,对站址场平工程量、线路改接点选择、设备运输及进场方案有了直观的了解。现场踏勘后,评审专家精心开展初设方案评审,从完善无功补偿方案、通用设备应用、更换光缆必要性和可行性、线路三维设计等角度,提出优化建议,有效提升设计质量和投资精准水平。

“以南京石佛变为例,通过开展现场评审,提出了补充勘察表层近年回填土性质的建议,根据地勘结果,设计优化了方案,评审后土方挖填方量节约了近2万立方米。”李国文说。“事实证明,现场评审进一步压缩了评审专家的自由裁量权,是提升评审质效的有效途径,能够进一步校核好、优化好设计方案。”

标签:
责编:薛澄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