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中科院系”高端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南京
2021-06-05 09:00: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天泉路、创研路路口,一幢幢高楼已拔地而起,工人们正抓紧进行内部装修,这里是即将启用的中科院南京分院麒麟园区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高楼的另一侧,一大片土地已平整完毕,将建设国际首套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集成验证与测试平台等“中科院系”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近年来,中科院南京分院精准对接南京创新发展需求,推动“中科院系”国家队高端创新资源加速汇聚麒麟,围绕信息、生命、能源与环境等特色优势领域,开展前沿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通,着力打造学科集群、空间集聚的中科院南京麒麟区域性创新高地。

引聚“最强大脑”,构建中科院“1+1+N”创新资源体系

在南京“十四五”规划中,紫东地区要以紫东科创大走廊为关键支撑,打造南京“一核三极”战略布局中的“创新引领极”。

由仙林大学城、紫东核心区、麒麟科创园、江宁大学城串联起来的紫东科创大走廊上,麒麟科创园是核心载体。早在几年前,南京就牵手中科院南京分院,引入中科院系统“最强大脑”陆续汇聚于此。

2017年底,南京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即建设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两个中心”,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当时,中科院正致力推进“四个率先”,即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双方追求目标高度契合,合作空间非常广阔。

2017年,中科院自动化所落户麒麟,设立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成为第一家从北京到南京设立分部的中科院研究所;2018年4月,中科院南京分院麒麟园区项目正式开工;2019年1月,国科大南京学院项目开工建设……

截至目前,中科院已有自动化所、计算所、工程热物理所、上海巴斯德所、软件所、过程工程所、微电子所7家研究所落户南京,并在麒麟科创园设立分部。

2020年,由中科院自动化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自主研发、全球首款主打极低比特量化技术的人工智能芯片WATTA1成功流片。该芯片突破了“内存墙”世界难题,获评2020年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十项重大创新成果。像这样的创新成果,落户麒麟的“中科院系”研究所内还有很多。

如今在麒麟科创园,中科院南京分院、国科大南京学院、N家中科院研究所——中科院“1+1+N”创新资源体系已初步构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技专项相继落户,为南京“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注入了强劲动力。

国科大南京学院9月启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我们按照《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麒麟科技城支持南京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协议》,打造学科集群、空间集聚的中科院南京麒麟区域性创新高地。”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介绍,南京规划的麒麟科创园核心区是6.37平方公里,其中“中科院系”创新资源集聚的2平方公里是核心中的核心,目前占地约1平方公里的科教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快速推进。

记者了解到,首期启动建设的中科院南京麒麟区域创新高地主要由中科院南京分院麒麟园区、国科大南京学院、重大科学设施和前沿交叉研究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组成。其中,中科院南京分院麒麟园区包含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一院四所”的科研实验、办公和配套设施;国科大南京学院包含图书馆、教学楼、教师办公楼、双创科研楼和可容纳近1200名研究生的公寓、食堂等设施。

同时,一批重大科学设施和前沿交叉研究中心也在加速建设推进中。比如,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正在建设国际首套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集成验证与测试平台。“麒麟科创园‘一站式’服务,助推各项工作实现‘加速跑’。我们去年6月正式落地,8月完成试验基地和科研综合园区选址,12月完成建设招标,如此高的效率完全超出了预想。”该院副院长张华良说,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提升南京能源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能源创新链和产业链在江苏集聚,为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作贡献。

目前,中科院南京分院麒麟园区和国科大南京学院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今年上半年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其中国科大南京学院计划今年9月正式启用。待项目全部投用后,中科院南京分院系统的“一院四所”、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重点野外观测研究台站、2000多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将整体入驻。

“高原”之上树“高峰”,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面向人、机、物三元互联的IT3.0时代,中科院计算所提出“信息高铁”计划,旨在构建我国自主技术体系的信息基础设施。中科院计算所南京研究院正是带着这项使命落户南京的。目前,该院正在麒麟科创园建设“信息高铁综合试验设施”,并快速推进硬件连接、系统软件栈和运营服务平台研发,最终要实现以南京“信息高铁”总站为核心,全国各站点协同连接的算力互联网。

“空天地一体化卫星通信平台”加速建设;“面向6G卫星通信仪器仪表产业孵化关键技术研发支撑平台”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完成竣工验收……这是中科院计算所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正在实施的重点项目。该院从2018年落户南京至今,已孵化引进20余家卫星通信相关产业链企业。

“南京连续四年出台支持创新的市委一号文件,打出优化创新生态‘组合拳’,同时南京有人才资源优势、信息和软件服务业等产业优势,这些都是‘中科院系’创新资源愿意集聚南京的原因。”杨桂山告诉记者,以后在麒麟科创园,中科院南京分院“一院四所”、国科大南京学院和其他研究所分部实验室、教室紧邻,图书馆、宿舍、食堂等配套设施齐全,大家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我们雄心勃勃地要在麒麟打造南京科技创新‘高原’上的那座‘高峰’。”

在中科院南京分院的规划中,到2025年,将力争建成2平方公里中科院科教资源集聚区,研发队伍总规模达5000人,初步形成学科集群、空间集聚的中科院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区域创新高地雏形,支撑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努力将麒麟区域创新高地打造成为南京培育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和长三角区域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南报融媒体记者 毛庆 马金

标签:
责编:陈康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