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南京解放题材佳作频出 笔墨光影中,重温峥嵘岁月
2021-04-23 17:38: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解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给了文艺工作者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激情,各种类型的佳作不断涌现。摄影、影视、图书、画作、剪纸、杂技剧、民族交响乐……有的再现了扣人心弦的战斗场面,有的定格了天翻地覆的历史瞬间,带人们在笔墨光影中,重温峥嵘岁月。

从新年献词到诗词,

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

《将革命进行到底》是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献词,《人民日报》于1949年1月1日发表。当时,人民解放军已经控制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敌我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

“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毛泽东在这篇献词的开头就不容置疑地宣告。这是一篇重磅文章,文风犀利,说理透彻,如同长江北岸的炮声,震动着摇摇欲坠的国民党当局。新年献词中指出,解放战争必将取得最终胜利,而全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要做的,便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将革命进行到底》发表后,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奋战的军民。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占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毛泽东闻讯后,欣然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心:“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是纪念南京解放,庆祝人民革命胜利的不朽丰碑,也是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斗号令。

一张补拍的老照片,

定格渡江先锋连光辉形象

邹健东拍摄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胜利纪念馆供图

如今人们掏出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拍照、拍视频,而在那个摄影器材匮乏、战事紧张危险的年代,每一张照片都十分珍贵。在关于渡江战役留下的影像资料中,战地摄影记者邹健东拍摄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名作之一。

这张黑白老照片极具视觉冲击力,渡江先锋连的战士弯着腰从木船登岸,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人防线,与身后的风帆构成一幅完美生动的“渡江冲锋图”。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张广为流传的摄影名作,其实是邹健东在先锋连渡江后第二天补拍的。

1949年4月21日晚,夜幕降临,胸前挂着“渡江先锋”红条的战士们集合上船,如离弦之箭直发长江南岸,很快突破敌人的江防阵地。从渡江到登陆追击敌人,先锋连仅伤亡4人。邹健东生前回忆说,那晚天空很暗,那时的摄影记者没有照明设备,就是有也不能用,为了节省胶卷,他没有拍照片。这成了他的巨大遗憾:“当时哪怕留下一个黑影也是有价值的啊。”

为了弥补这个遗憾,邹健东第二天向部队建议,留下渡江先锋连拍摄几个镜头。“当时微弱的光线是侧背光,有些木刻画的味道,这也让战士的英雄形象更加突出。”尽管是一张补拍的照片,却丝毫无损其记录的时代精神和史料价值,渡江先锋连的光辉形象在他的镜头下定格,《百万雄师过大江》成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见证,永远留在了共和国的史册中。

有电影有杂技剧,

《渡江侦察记》成为经典IP

杂技剧《渡江侦察记》剧照。 南京市杂技团供图

在众多描写南京解放的影视作品中,1954年版黑白电影《渡江侦察记》人人都知道,“长江,长江,我是黄河,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等台词更是家喻户晓。男主角扮演者孙道临,成了许多人心中的偶像。扮演敌情报处长的陈述,牢牢地抓住了这个反派人物老谋深算的特点,将角色塑造得入木三分。1974年,《渡江侦察记》重新被拍摄成彩色故事片。年轻演员王惠和张金玲成了新版的李连长和刘四姐。最出彩的,依然还是陈述再次塑造的敌情报处长这个角色。

《渡江侦察记》是少见的集时代特征、传奇色彩、情感戏份、诗意场景于一体的案例,给当时的电影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一个典型的文化符号,进而在不断的重播乃至翻拍中成为革命历史题材的经典IP,成为不同时代受众的集体文化记忆。

2017年8月1日,南京市杂技团打造的杂技剧《渡江侦察记》首演,引发轰动。几年来,《渡江侦察记》在不断演出中继续精心打磨。以渡江战役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少,但以杂技舞台剧的形式来表现则是第一次。南京市杂技团团长池文杰告诉记者,为用好、用活南京本土红色资源,南京市杂技团组织编创团队,多次走进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聆听渡江战役老兵对往事满怀激情的回忆,在艺术真实的基础上,为观众打造一场内容丰沛的红色主题视觉盛宴。为了让杂技剧更加精彩好看,南京市杂技团还邀请了曾经执导《长征》《血战台儿庄》《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决战》等经典战争电影的著名导演翟俊杰担任该剧艺术顾问,编剧和技术结构总设计由杂技业内名家董争臻担任。

杂技剧《渡江侦察记》充分发掘杂技艺术“惊、险、特”等特点,紧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调集高空攀跃、翻腾特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力求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全剧共分六幕,剧情紧张激烈,人物个性鲜明。临近尾声时,“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歌声响起,全场大合唱《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尾声画面最终定格在一枚由杂技演员在空中造型而成的五星形状的“勋章”上。在恢弘壮丽的音乐声中,这枚熠熠生辉的“勋章”冉冉升起,让人心中不由升腾起对渡江英雄的崇高敬意。

大型民族交响乐,

在磅礴乐章中感受“人间正道是沧桑”

大型民族交响乐《解放1949》演出现场。 南京民族乐团供图

用音乐,如何呈现渡江战役胜利的历史时刻?气势恢宏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解放1949》带领现场观众重回革命峥嵘岁月,在磅礴乐章中见证和感受“人间正道是沧桑”。

《解放1949》聚焦渡江战役胜利的历史时刻,围绕新中国诞生,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艺术思想指导,通过《曙色》《支前板车队》《我——恽代英的诗》《雨花钟声》《血战三浦》《柳堡的歌声》《渡江,渡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八个乐章,整部作品气势磅礴。第八乐章《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整部作品最为华彩的部分,在历史巨变的关键时刻,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赢得胜利。每次演出时,这都是全场气氛最高潮的部分,当激昂的音乐响起,观众纷纷赞叹“感动震撼,振奋人心。”

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担任《解放1949》音乐总监。他透露,一开始曾经考虑以渡江为题材来创作民族交响乐,“但我认为,艺术要有唯一性。反映渡江战役的话,人们会想到沿线好几个城市。可只要说起‘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那肯定会想起《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想起南京。”

《解放1949》是南京民族乐团继《和平颂》之后,力邀赵季平为南京创作打造的又一部鸿篇巨作。赵季平的学生、著名作曲家张巍领衔作曲。作品整体恢宏大气、气势磅礴。除了音乐,乐章之间还配以朗诵、独唱、对唱等形式,进一步丰富了这部大型民族交响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感染力。

“这是一部非常令人感动、震撼、振奋的艺术精品。”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邵一言说,《解放1949》气势恢宏,旋律优美如歌,将民族音乐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交响作品中。“第四乐章《雨花钟声》中,大提琴的独奏旋律,凄美动人、扣人心弦。”她赞叹:“这部作品,是对历史的梳理和回顾,深深印刻着历史的印记,凝聚着时代哲理与历史荣耀。”

美术佳作不断,

笔墨绘就激动人心场景

南京解放题材的美术作品,也留下了许多经典。

1949年4月23日,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徐悲鸿正在布拉格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当会场上传来南京解放的消息,全场沸腾,参会各国代表为中国人民热烈鼓掌,中国代表团欢呼雀跃、握手拥抱。徐悲鸿用中国水墨描绘下这一激动人心的场景。画作名为《在世界和平大会听到南京解放的消息》,画幅高3.52米,宽0.71米。徐悲鸿5月份从布拉格返回后,只用大约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幅巨型立轴画的创作。

在以南京解放为题材的众多画作中,由著名画家陈逸飞、魏景山于1977年合作创作的革命油画《攻占总统府》也是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

画面上的群像,宛如一座战士的丰碑。处在构图中心的战士,正挥臂展开红旗准备升上高空,旁边的地上是千疮百孔的旧旗帜,二者鲜明对比,标志着一个旧政权的覆灭,而一个新政权,将要随着冉冉升起的红旗诞生。油画独特的表现魅力与英雄主义理想和审美追求完美地交织在一起,将人们心目中那历史性的一刻永久地记录下来。

为了这幅作品,陈逸飞和魏景山不仅看了有关资料和纪录影片,还多次来南京收集创作素材。为了达到艺术的真实,两位画家做了很多工作。他们制作雕塑模型来观察光线效果,以便更合理地安排人物关系、建筑比例。为了画好红旗飘飘,他们借来鼓风机对准红旗吹,仔细观察。

南京剪纸艺术家陈耀创作的《百万雄师过大江》。 受访者供图

近期,南京剪纸艺术家陈耀特意创作了一幅剪纸作品《百万雄师过大江》,生动的人物、栩栩如生的细节,带来别样的震撼和感动。

从纪实文学到档案原件影印,

不同方式记录伟大历史事件

图书方面,《南京解放史(1945—1949)》《百万雄师下江南:渡江战役》《渡江战役实录》《大决战渡江战役》《渡江战役亲历者口述史》《见证胜利——渡江胜利纪念馆馆藏文图图录》《人民必胜——渡江战役支前档案选编》《横渡长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记录了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南京解放史(1945—1949)》共计40余万字,分为序、正文、主要参考文献、附录、后记五大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计11章。所涉时间段起自1945年8月中国抗战胜利起,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所涉地区为现时南京市所管辖之地域范围。该书按照党史正本的写作要求,突出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丰功伟绩。

横渡长江

纪实文学作品《横渡长江》把战争作为一条主线,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1949年渡江战役的全景式壮丽画卷。该书作者杨波,是国家一级作家,发表出版文学作品数百万字,曾长期担任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馆长,对中国近现代史和渡江战役史有深入研究。他注重实证,广泛地征引了各种稀见的资料和学术上最新的研究成果。《横渡长江》有极其严肃的学术背景,但整体行文却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人民必胜

《人民必胜——渡江战役支前档案选编》首次影印1949年1月至7月间形成的渡江战役支前档案原件,涵盖面极广,涉及渡江战役人民群众支前的方方面面,对渡江战役史、军事史、共和国史、社会经济史等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

南报融媒体记者邢虹

标签:革命;人民;渡江战役
责编:王宛璐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