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GEP?是的!南京要分担一项“国字号”试验任务
2021-03-23 14:33: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刚刚公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有一处明确提到南京——

建设“南京无锡常州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强改革授权和政策集成。

什么是“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南京无锡常州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哪?这个试验区要“试验”什么新政策?这项“国家任务”能给南京带来什么?

发布会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健 摄

3月23日上午,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实施方案》相关情况,省发展改革委分管负责同志发布新闻,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出席并回答记者问题。

记者第一时间在现场为您“拉直”问号——

“试验区”在哪?包括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以及宜兴、金坛、溧阳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介绍,2019年底,国家发改委等18部委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公布试验区改革方案和名单,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等11个片区入围。

同时入选的还包括:浙江嘉湖片区、福建福州东部片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山东济青局部片区、河南许昌、江西鹰潭、四川成都西部片区、重庆西部片区、陕西西咸接合片区、吉林长吉接合片区。

2020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根据18部委通知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精神,江苏省制定了《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实施方案》。

目前,该方案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省人民政府同意,并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根据实施方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位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南京都市圈范围,包括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无锡市宜兴市,常州市金坛区、溧阳市,国土面积6361平方公里,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018亿元,常住人口35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96%。

据介绍,该试验区生态人文资源优越——丘陵、湖荡、平原交错分布,生物类型多样,山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非物资文化遗存丰厚,历史文化名村数量接近全省一半,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著名旅游胜地。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拥有南京国家农业高新区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以及国际慢城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培育建设了溧水空港会展、高淳国瓷等一批省级特色小镇,以及高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溧水洪蓝等省级农业园区,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载体。

城乡改革纵深推进——各地拥有强烈的改革意愿和担当意识,溧水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高淳开展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相关改革取得积极经济社会效应。

科技创新成效初显——南京国家农业高新区示范效应加快释放,一批创新创业平台、龙头企业加快集聚,科技创新动能日益强劲。

农民收入持续提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从2011年1.36万元增长到2019年2.88万元,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提前实现了翻一番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1年2.07下降到2019年1.96,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据分析,该片区已具备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

试验什么政策?包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五项试点任务

城乡融合发展,国家要在南京等地做什么“试验”?

据介绍,试验区将坚持守住底线防范风险,坚持差异化探索,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突出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以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城乡产业协同平台、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和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为试验重点,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加快构建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新机制,率先建立起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高质量建设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其中,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方面,将加快做好入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入市规则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入市土地的市场化机制。

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方面,将推动开发市场化产业化科技成果,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服务机制,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的高质量平台载体。

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方面,将培育建设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包括溧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区、南京高职园等;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现代产业体系,包括高淳医疗器械、溧水新能源汽车等;加大要素支持力度,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允许溧水、高淳、金坛等市辖区政府享受县(市)级政府同等的土地管理权限,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同时,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将推动生态资源产业化,加快提升高淳“国际慢城”、溧水“无想田园”等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生态资源资本化,开展生态资源价值核算技术方法研究,探索建立健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的核算框架、规范、指标和标准体系;健全生态资源价值实现保障机制,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发以林权、水权等产品为对象的绿色信贷产品,探索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和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企业的收费权质押融资创新业务。

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方面,将推动以高质量就业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推动以多元化创业提升农民经营性收入,推动以产权制度改革提升农民财产性收入,推动以制度创新提升农民转移性收入,推动以社会保障完善提高农民获得感。

为此,江苏省将加强财力保障,支持地方政府将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等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纳入专项债券申报范围;加大金融支持,鼓励南京、无锡、常州三市设立城乡融合发展基金,重点引导社会资本培育一批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加强政策集成,支持试验区各区(市)选择条件成熟的乡镇、载体平台等率先开展试点任务试验,集中力量开展政策突破、先行先试;加强组织推进,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激励约束、容错纠错等工作机制,鼓励根据试点任务需要设立若干工作专班,扎实推进试验区建设;同时,试验区建设过程中涉及国家事权的改革事项,争取国家允许先行探索或给予授权。

会试出啥变化?点上突破城乡二元体制障碍,牵引城乡融合发展全局

“设立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支持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是国家集中力量点上突破城乡二元体制障碍,牵引城乡融合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林康说,《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实施方案》出台,标志着宁锡常接合片区建设有了正式的“施工图”,对于试验区加快探索成功经验做法、示范引领全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试点,种好改革“试验田”、探索改革“新路径”。据市相关部门介绍,根据国家赋予溧水、高淳城乡融合试验区的五大改革任务,南京市已针对性提出了落实举措,并取得初步成果。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率先突破。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上,加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配套制度建设,制订并印发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体系。包括入市管理办法、入市收益调节政策和使用管理办法、入市净收益管理办法、抵押和担保办法以及征收办法等多个配套管理办法。溧水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已纳入省级试点,目前已启动永阳、东屏、白马等镇街5宗地块土地入市挂牌工作;溧水开发区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房建设,已完成项目方案、建设运营、收益分配等制度设计。高淳区成功出让全市首宗集体建设用地。

——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探索建立。在科技成果入乡转换上,溧水区初步建立起公益性、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率先制定《南京农高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办法》,形成了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激励机制。高淳区建成“长三角农业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平台高淳分平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科技助力‘双循环’重点项目”。

——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加快构建。在城乡产业协同上,溧水根据各镇街板块特色,推进全区24个城乡产业协同发展项目建设,形成了郭兴庄园、红色李巷、玫瑰园、梦华苑等一批城乡融合典型项目。溧水白马镇积极申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目前已进入国家发改委备案阶段。高淳区深化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标准化、规模化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延伸水产加工、冷链物流产业融合业态。高淳开发区试点统筹村集体资金入股建设标准厂房,带动农村集体产业发展。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逐步推进。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溧水区聘请专业机构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探索,编制水权机制改革方案,明确水权交易对象、交易模式和交易流程。高淳区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召开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标准体系发布会,发布了全省首个县域GEP核算标准体系。编制近期5项重点工作任务,包括统筹推进市级标准制定、核算“一套表”制度应用场景开发、GEP和GDP双考核、试点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等工作。

——农民持续增收试验措施扎实有效。在农民增收上,溧水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路径,制定了《溧水区大力支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实施意见》1+2文件,推进村社分账全域试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高淳区推动闲置农房与产业项目结合释放效益、增加村民财产收益,在漆桥、固城、东坝、桠溪等街道共盘活利用闲置农房389宗,盘活农房3.2万平方米、闲置宅基地3.69万平方米。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率达到100%。

据介绍,围绕特大城市、中心城市特点,在资源环境“紧约束”条件下,南京市还着力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此过程中,南京市突出“工农互促”,聚焦三产融合,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城乡互补”,聚焦城乡协调,补齐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短板;突出“全面融合”,聚焦要素流动,统筹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突出“共同繁荣”,聚焦富民增收,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20年,全市都市现代农业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3,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1。全市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52亿元,所有的村(社区)均已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40万人,并试点开展“村舍社分账”。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5.9%,高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

城乡融合发展,大有可为;承担试验任务,南京大有作为。南京市将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工作部署和安排,结合国家城乡融合“宁锡常接合片区”实施方案要求,深化落实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城乡之间土地、科技人才、社会资本等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式,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形成一批典型案例和典型工作经验,为全国全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探路。

标签:入市;试验区;城乡
责编:王宛璐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