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这个双休日,南京近65万人次赴墓园清明祭扫
2021-03-22 11:01:00  来源:金陵晚报  
1
听新闻

3月21日,不少市民手捧鲜花有序通过测温后进入墓园向逝去的亲人表达哀思。南报融媒体记者董家训 摄

刚刚过去的双休日,一些市民“抢着”好天气出门祭扫先人。据市殡葬管理处统计,20日、21日两天,去往南京市各墓园现场的市民有648919人次,网络祭扫有142555人次,网上预约的市民有177438人。

3月21日,难得没有下雨,在我市墓园集中的雨花台区和江宁区等南郊道路上,前来扫墓的人群络绎不绝。记者发现,来扫墓的市民手中少了纸钱等传统的祭祀品,取而代之的是一束束的鲜花。

上午8点,在我市最大的公墓——普觉寺墓园,停满了车辆,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前来给母亲扫墓的张晓平说,母亲生前是老师,特别喜欢浪漫,父亲经常给她买花。母亲过世后,父亲腿脚不便,为不给我们添麻烦,便主动住进了养老院。每年清明还有母亲祭日,父亲都特别交代我要给母亲送些鲜花,让她在“阴间”看了也高兴。

“鲜花祭祀挺好的,既文明又时尚。焚烧纸钱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也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张晓平坦言。

“每年清明期间,园区内都会产生大量的祭祀垃圾。今年,墓园祭祀垃圾明显增多。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产生的焚烧纸钱的祭祀垃圾比往年少了三成。相反,花瓣、花梗及包装产生的垃圾增加了不少。”普觉寺墓园经理王莉莉说。

这样的情况,在我市多个墓园同样发生。隐龙山墓园经理周立平表示,该墓园距离主城较远,但鲜花祭祀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即便市民拿着纸钱的,大多也是一手纸钱,一手鲜花。

市殡葬管理处陵园中心主任陶四海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宣传力度加大,市民的文明祭扫意识逐年增强。像今年拿鲜花祭扫的市民,就比往年多了不少。

据雨花功德园统计,双休日约有2.3万人进入墓园,带纸钱的很少,绝大部分是手捧鲜花,除了传统的菊花,百合也不在少数。

“市民文明祭扫的意识慢慢在增强,我们去年清明期间做过一个统计,来功德园祭扫的市民,超过八成会带着鲜花来,今年估计这个比例会更高。”雨花功德园相关负责人说。

在陶四海看来,古人讲究“入土为安”,烧纸钱、放鞭炮,只会惊扰到先人的安息,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普觉寺、功德园等墓园,这几年推出的“鲜花换纸钱”活动,市民比较认可。

“这个双休日,像普觉寺陵园‘鲜花换纸钱’活动,只兑换了三四百束鲜花,比往年高峰兑出的上千束鲜花少了很多。很多前几年参与兑换活动的市民,今年主动拿鲜花过来,这也从侧面说明市民鲜花祭扫成为主流,文明祭扫意识大大提升了。”陶四海表示。

标签:墓园;鲜花;市民
责编:王宛璐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