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网络主播、无人机飞手……南京高校紧抓“风口”争设新专业
2021-03-13 08:33: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互联网营销师、网络主播、电子竞技运营师、无人机飞手……近年来,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一大批形态多样、分工精细的新职业应势而生。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新职业”也成了两会代表关注的热词。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南京高校纷纷紧抓新职业“风口”,在人才培养上紧跟需求,一批新专业、专业方向脱颖而出。

紧贴市场需求 “新职业”都在热点领域

今年即将毕业的朱陈娇早在8个月前就被学姐看中,招去帮忙负责公司的电商工作。

“我们是做蜂蜜的,在各大网络平台都有销售。”她介绍,公司几乎每个月都和头部主播们有合作,她其中的一项工作就是和主播团队进行洽谈对接。列出公司的蜂蜜品种、标出各个品种的卖点、能够提供的最优价格和数量……有时候,还要处理直播前的各种突发事件。有一次,和李佳琦团队合作时,寄给他们的样品在开播前突然找不到了,为了防止再次弄丢或者对方在众多快件中识别不出,她在加急快件上还加了张特别显眼的不干胶贴画。

直播、“粉丝”维护、供应链管理……朱陈娇口中的新名词不断,她介绍,电商行业内,电商运营、主播、参与主播带货的“助理们”有个时髦的头衔——互联网营销师,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相关部门认定的新职业。

“很有挑战,我的沟通能力、业务能力大幅提升。”朱陈娇对目前的这份薪酬非常可观的工作非常满意。

朱陈娇来自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近年来,该校陆续将专业分为了智慧商业(商务数据分析)、营销推广、跨境电商方向,都和互联网营销密切相关。

“新职业反映了国家发展的热点领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吴洪贵说,电商行业发展迅猛,细分的领域越来越多,他们的专业、课程设置等也一直在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紧跟“风口” 高校争设相关专业

数据显示,仅2019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就公布了三批38个新职业,包括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互联网营销师等。而作为人才培养端的高校,也早已有所行动,紧抓“风口”,开设新的专业或者增设新的专业方向助力人才培养。

记者了解到,随着无人机在航测、巡检、植保、航拍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南京高校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高校已经有六七家。南京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负责人徐宏庆老师介绍,无人机驾驶是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作为新职业,无人机飞手除了会驾驶无人机外,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再学习的能力等都是能否胜任公司工作的重要因素。”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等也是新职业。记者看到,今年,南京高校中有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将新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相关的专业,有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等7所高校增添大数据相关的专业。

收入并非都“可观” 机遇挑战并存

新职业的热度显而易见,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并非所有新职业都“多金”,因为竞争激烈,从业者收入差别很大。

正在一家游戏自媒体公司负责用户体验分析实习的赵子昂来自南京传媒学院电竞专业,他的工作对象是游戏直播用户,他的工作也是新职业之一——电子竞技运营师。

“分析用户对于游戏直播的习惯,情感和体验需求以及对于直播类型的兴趣度,负责游戏直播的评估工作,定期开展用户测试,分析影响直播热度的因素,并且协调团队提升热度,收集和采集客户的反馈,更好地进行游戏直播的体验。”他介绍,通过用户体验分析,公司可以对产品、直播时间等进行改善,从而提升直播的热度,增加“粉丝”量,而他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奖励。

签约转正后,他的月收入会达到六七千,“开始是不高,不过,如果干得好的话,过个两三年,月收入达到两万还是很有可能的。”

无人机服务供应商、南京大翼航空总经理季鸿说,无人机飞手目前的起薪也就三四千,但是经验丰富的飞手,薪酬过万,干得更好的,从事无人机航拍厉害的,收入更是高得吓人。

南京林业大学新兴青年群体课题组针对南京地区744名主播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网络主播收入水平一般,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网络主播占比68.3%,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网络主播只占12.6%。

朱陈娇的同学宁淑佳组建了一个自己的直播小团队,有助理、有摄像,现在处于起步、积累经验阶段,每天中午12点开始工作,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虽然辛苦,但她对自己很有信心,“竞争很激烈,但是市场很大,机会很多。”她的体会是,大学生们在选择“新职业”时并不能简单地“追着热度跑”,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擅长做什么,要好好想清楚。

相关新闻

多份建议提案关注

新职业青年成长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业态新职业发挥出强大的“蓄水池”功能,对于稳定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作为新生事物,灵活性更强、自由度更高的新职业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不少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

来自团中央的一份调研显示,新职业青年超一成没有与平台、雇主签订任何合同,1/4没有参加社会或商业保险,社会保障覆盖不足;成长发展压力巨大:每天工作时间超长,成长发展压力巨大;不被家人理解,社会认同普遍不高等问题。大多数新职业青年游离于体制之外,社会参与渠道缺乏,相当一部分对未来发展感到忧虑,不知道现在的事业道路能走多远。

团中央以及部分两会代表建议,人社部门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灵活性,解决新职业青年参保难、转接难等问题,比如对传统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进行适当拓展,逐步建立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社会保障制度,尽快解决新职业青年在医疗、工伤、失业等领域的社保缺位问题。可通过选树优秀典型,加强宣传引导,传递各类新职业青年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奉献社会的青春正能量,增进公众的理解和认同,为他们成长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南报融媒体记者 谈洁 实习生 刘自成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