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巷”通过整治,让市民走得更舒心。 南报融媒体记者 何钢摄
“过去坑坑洼洼、破破烂烂,如今要彻底改变了。”3月8日下午,德安花园居民沈阿姨看着刚铺完沥青层的安德门北街感慨。这条建成数十年的狭窄便道,年底前将改造为标准化城市道路,并正式纳入管养。记者采访发现,满足民生需求,类似这样的“无人管”小路,如今正越来越多得到政府重视,不仅“有人修”,而且“有人管”。
安德门北街虽身处主城区,多年来却是附近居民的心病。居民周庆生告诉记者,这条街过去两侧建了不少自建出租房,加上临时菜场,环境就像城中村。
目前,道路北侧出租房已拆除完毕,部分路段摊铺了沥青。南侧通过降坡,路幅得到拓宽。“安德门北街为街道早年修建的水泥便道,因为不是市政道路,缺乏管养资金,造成年久失修。”雨花台区南京软件谷土储中心工作人员解释说,此次依托臧家巷、华严寺城中村改造契机,呼应市民期待,将安德门北街的改造纳入精细化和城市更新中。
“我们计划年底完工,并纳入市政管养,让便道变大道。”该工作人员表示。
像安德门北街这样实现“华丽转身”的便道,在主城并非个例。在玄武区锁金村,有一条“一人巷”,宽1米左右,仅够两人并排站立。巷子虽小,却是居民接送孩子上下学、快速进入锁金村中心区的要道。记者从玄武区建设局了解到,“一人巷”为上世纪80年代开发商建设小区时的历史遗留,不属于市政道路,没有纳入养护。去年8月,该局接到12345热线反映问题后,带领区市政综管所人员实地勘察,主动对接街道社区,听取居民意见。因为空间狭窄、机械进不去,施工全程采用人工作业,最终在去年底完成整治。
玄武市政综管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人巷”只能走人,不一定能成为市政道路。但今后,他们将在巡查和维护相邻市政道路的同时,继续关注该巷的道路情况,发现破损及时修补。
记者了解到,散落在城市里的不少“一人巷”和便道,因种种原因不属于市政道路,长期存在破损却无人维修的问题。2019年,南京市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解决了一批因历史原因未达到移交要求而使用的城市道路的移交和管养问题。而对于更窄的便道,如今雨花台区、玄武区的做法,无疑为解决它们的破损管养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南报融媒体记者 何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