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浦口永宁:追忆小时候的“金陵味稻”
2021-02-07 09:51:00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2月7日南京讯 民以食为天,一碗好米饭,能香气绕满屋;一碗好米饭,能让你唇齿留香流连忘返;一碗好米饭,能让你饱腹的同时洋溢着幸福感……

认准一个理,靠种田改变命运

如何才能做出一碗好米饭呢?当然是要用好米!如今,在金陵后花园老山脚下、滁河岸边的永宁街道大桥社区,有一家以种植稻米而名闻遐迩的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其“名文”牌大米以“绿色、天然、新鲜、营养”著称,在近几年江苏及南京好大米评比中,斩获无数奖项。这舌尖上的“金陵味稻”是怎样种成的呢?

滁河,古称涂水、滁水,是长江的支流,流入浦口区境内全长16.7公里。名文大米基地就位于滁河的冲击圩区,系江苏省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和浦口区滁河饮用水生态保护区。这里远离工业污染,北城圩、刘康圩、联合圩和三合圩四大圩口环绕,有着南方罕有的黑土地,土质肥沃,土壤肥力等级一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32.9克/千克,是种植优质水稻的理想区域,也是传统的“鱼米之乡”。

合作社的牵头人邵名文是土生土长的滁河湾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村里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时,27岁的他却东挪西借,凑齐了3000元钱,承包了村里的50亩责任田,种植水稻。他认准一个理:农民就应该靠种田改变命运。坚信“黑土地的春天一定会来临”的邵名文不断扩大承包规模,从最初的50亩到500亩,最终发展到2000多亩,开办了农场,开始走上规模化种植之路。

多年打拼,邵名文积累了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成了名副其实的水稻种植能手,精耕细作的良田稻谷产量年年丰收,而且品质优良,每年都被提前订购一空。

提质创新,寻找“小时候的味道”

《内经·素问》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由此观之,养生之道应合乎天时地利人和,方可有成。人类作为大自然的精灵,只有亲近大自然,与万物和谐相处,才能在这个宇宙时空中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名文大米正是得天时、顺地利、应人和之产物。

2016年,本着“一群人、一件事、一起拼、一定赢”的经营理念,邵名文牵头成立了南京众鑫丽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名文”牌大米商标,从单纯的水稻种植向“集绿色大米种植、加工销售、生产配送、品牌打造”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过渡。

合作社拥有种植面积2900亩,服务面积达6000亩。邵名文凭借丰富的种植经验,尊崇自然农法,以绿色健康为前提,在这片南方的黑土地上,尝试着对金陵地产大米的提质创新。他要让“名文”大米不仅“放心、好吃、营养”,还要让人想起“小时候的味道”“不用菜也能吃下一大碗的米饭。”

生态种植,匠心铸味“稻”

为了做大做强优质稻米品牌,提高稻米产业竞争力,打造“南京味稻”,在省、市、区水稻种植专家的指导下,邵名文进行了多种技术创新,信奉天地自然的滋养,尊重每一株稻苗的生长规则、传承生态种植,匠心铸味“稻”。

稻鸭共作,让雏鸭和秧苗一起成长。鸭子以害虫和杂草为食,鸭粪增肥效应,使稻谷营养价值更高。种植香根草,用诱虫灯捕杀害虫,实行生物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

名文大米种植基地,一年只种一季稻,让土壤保持最佳状态,生产出的稻米富含对人体有益的钾、镁、锌、铁、锰等微量元素,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贫血症。

为了振兴“金陵味稻”,让南京人也能放心地吃上南京地产好大米,众鑫丽合作社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创建,从选种开始到育秧、田间管理一直到稻谷收割后加工成大米,对水稻种植、收割及大米加工全过程实行绿色防控,不施化肥,实施有机肥替代,不打农药,绿色无污染,努力实现“绿色兴稻、质量兴米”,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经省市有关部门考评,名文大米基地被正式列为“金陵味稻”生产基地。

味“稻”天成。“名文”牌大米自投放市场后,因其绿色、健康、营养的高品质以及色香味俱全,烹饪出的米饭光泽诱人,颗粒饱满,口感微甜有粘性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成为舌尖上的金陵米饭。

好水好土好味“稻”,“名文”牌大米的成功实践再次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相信盈育在滁河故道这片沃土上的“名文”牌大米一定会让更多人想起“小时候的味道”。(吴永生 滕宏飞 张婷婷)

标签:
责编:华诚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