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南京江心洲夹江隧道将于12月24日建成通车,这是目前建成的国内最大直径水下盾构公路隧道。
江心洲夹江隧道工程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上游约13公里处,根据地理环境、长江航道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隧道北接江心洲夹江大桥,以斜拉桥形式跨越长江,向南以隧道形式下穿长江分叉夹江,顺接已建成的青奥轴线隧道,进入南京主城区,是连接南京主城和江北新区的又一重要交通纽带。项目路线全长10.335公里,其中夹江隧道长1755 米,明挖段长596米,盾构隧道长1159米,管片外径15米,设计为双管6车道,行车时速80公里。
据中铁十四局项目总工程师武文清介绍,隧道于2018年12月开始盾构掘进,使用一台开挖直径15.46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期间先后克服了浅覆土盾构始发、下穿夹江大堤、江底冲槽区、超深基坑盾构机接收等施工风险,特别是今年以来项目部一手抓新冠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生产,盾构机精准接收出洞,安全高效,实现“双胜利”。
“这一水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成功实施了一机两洞作业。双线贯通后,盾构机已转场杭州亚运会配套工程,为重复利用超级装备,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积累了实践经验。” 武文清说。
江心洲夹江隧道位于生态科技岛,四周围绕着青奥文化公园、森林公园、南京眼步行桥和城南水厂等南京市景点和市民休闲生活设施,对环保要求非常高。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公司副总经理、南京江心洲夹江隧道建设项目指挥长史庆涛介绍,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项目开发应用了环境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循环利用泥浆压滤废水自动喷淋降尘;通过开展盾构隧道弃浆环保处理与改良再利用技术,对盾构产生的弃浆快速干化、就地回收利用,渣土加固长江大堤和江心洲公园建设,处理后的水体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保护了夹江市民饮用水源的安全。
为贯彻生命至上的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争创平安工地,提升本质安全,项目采用了“平安守护云安全管理”软件,实现了平安工地资料无纸化录入,现场人员全过程管理,极大提高了安全管控效率。通过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掌握安全管理主动权,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通过科学预控风险,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强化过程控制。基于BIM平台的基坑监测系统,查看地表沉降、墙顶沉降、地下水位、支撑轴力、深层位移的相关数据信息,控制基坑安全。采用远程自动化水位监控,及时掌控坑内外水位变化情况,实现科学降水。基坑正反演分析计算,动态分析计算对周边建筑物影响,保证周边建筑的安全。采用静力水准仪自动化沉降监测,保证了相连的已建成通车的青奥隧道的安全。
着眼质量科技,打造“品质工程”。 项目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规范工地建设与施工工艺标准。主体工程预制比例达80%以上,装配化程度高。开展首件工程认可制、首席质量官制度和样板引路制度,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南,推广使用施工工艺卡,推进施工标准化、流程化,极大提高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材料备案制”、质量“三检制度”,同时开展一系列技术和工艺攻关行动,保证了现场施工质量。开展专项施工方案图表,以图表化形式展示各施工项目工艺流程,使作业人员直观掌握施工技术、安全要求,实现安全可控、质量优良的目标。
积极推行工程建设全信息化管理,以全生命周期建养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行业内首次研发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高精度 BIM结构模型,集成传递全过程建设管理信息。
以关键技术为突破,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对标国内外一流工程,以“建世界最好的隧道”为目标,突出现代工程技术创新,注重技术方案、工艺设备的自主创新和改良,开展超深大基坑开挖、深水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等研究。
据了解,隧道建设过程中四新技术创新方面硕果累累,国内首次系统研究了大直径盾构管片结构耐久性关键技术,先后获得中国公路学会交通BIM工程创新特等奖、中国建筑协会质量管理二等奖、省部级质量技术成果奖2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已受理授权14项。其中首次研发应用的三端约束形式胎架、管片上浮监测与协同控制技术、敏感环境下长江漫滩深基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盾构隧道弃浆处理与改良再利用技术应用课题研究等成果,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截止目前已有4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获得3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
五桥通车后,从江北到河西主城区开车缩短至10分钟,将有效缓解南京过江交通压力,促进跨江融合发展,同时也将完善国家干线公路和长江下游地区过江通道布局,带动国家级江北新区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兴
通讯员 刘福昌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