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南京这对小夫妻“抗疫日记”书写小家大爱
2020-12-09 18:00:00  来源:南报网  
1
听新闻

柯章敏一家三口。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茸摄

“能为武汉人民做点贡献,这也是追寻我学医时的初心,老婆,谢谢你的理解。”

“老公,我报名了社区志愿者,希望社区不要有人被感染,这样你和同事就不会那么辛苦……”

……

今年年初,身为江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生,32岁的柯章敏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武汉的征程;他的妻子将2岁的女儿交给老人,报名成为一名社区防疫志愿者。

在抗疫的60多天时间里,夫妻俩除了日常电话联系,还写下一篇篇“抗疫日记”,借助文字的力量关心对方、鼓舞对方。质朴的话语和真挚的情感,字里行间的小家与大爱,让无数人为之感动。

近日,柯章敏家庭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他将赴“战场”,她连夜从外地赶回

柯章敏记得,他是1月23日,也就是腊月廿九那天下午接到了医院通知:疫情肆虐,湖北告急,急需医护人员支援。

报名后,他在微信上给妻子董杰留言:“湖北需要医生支援,我准备去。”

几分钟后,妻子回复了9个字:“我今晚带宝宝赶回来。”

结婚3年,每年春节别人阖家团圆之际,柯章敏却因要值班,一次都没有去过老丈人家。小夫妻俩原本约好今年回老丈人家过年,为此柯章敏还和同事调了班,妻子也带着2岁的女儿提前回到了位于连云港的娘家。

晚上近10点,妻子带着孩子顶着寒风,风尘仆仆赶了回来。

大年初一下午4点,出发的集结号响起。在妻子、女儿和母亲的陪同下,柯章敏来到了集合点,带着仅够用十多天的防护装备,踏上了征程。

事后,董杰和家人说,不是没有想过阻止丈夫去危险的湖北,但她知道这是丈夫想做、也必须去做的事情,所以只能义无反顾地支持。

读他的日记,她有时想笑有时想哭

1月25日23点多,柯章敏所在的第一批江苏援鄂医疗队抵达湖北武汉。除了一些工作人员,大街上没有一个人、没有一辆车,如同一座空城。

柯章敏的心紧紧拎了一下,武汉的情况很可能比他想得还要严峻。

第二天,他被分配到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这里病人太多,没有足够的病床救治,医护人员也早已疲惫不堪,江苏医疗队的到来,给全院上下都带来了希望。

柯章敏和他的同事们一边根据流行病防疫要求,对医院进行了“三区两通道”的改造,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医护通道和半医护通道分隔开;一边重新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尽可能增加医院收治能力,将原先的7个病区扩至12个。

在武汉的日子,每天都很忙碌,只要在病房,基本连坐的时间都没有,加班更是家常便饭;防护服数量有限,穿下就不能脱,柯章敏只要穿上防护服就不吃不喝,也不上卫生间。

不想妻子担心,他并没有把这些艰辛告诉妻子,而是“尽拣好的说”,如哪个病床患者病情好转了,又有哪个医疗队过来支援了等。

柯章敏以前就有写日记的习惯,为了让妻子安心,他开始用日记记录自己在武汉的工作和心情感悟。

“1月31日,星期五。今天是江苏医疗队来武汉的第7天,从进入隔离病房的紧张和激动,到现在从容应对隔离病房里发生各种突发情况,能为武汉人民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也是追寻我当初学医时的初心,当患者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后,由危转安时,那种欣喜和成就感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一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入院时,双肺都白了,在柯章敏悉心治疗下,病人奇迹般转危为安。出院后,他给江苏医护人员送来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我们的时代有很多英雄,你们就是离我最近、最勇敢的英雄……”

柯章敏将这事写进了日记里:“临床上已经看惯了生死的我们,仍然被武汉人民深深地感动,愿疫情早日过去,还善良的武汉人民、湖北人民、中国人民平静的生活,让这座城市鲜活起来。”

疫情发生初期,防疫物资紧张,身在武汉一线的柯章敏更有感受,他将此事写进了日记里,不过却是另一种口吻:“今天到医院戴口罩时,发现我拿的N95口罩系带坏了,实在不忍心浪费,悄悄塞进了口袋里。下班回到宿舍,我用一支签字笔花了20多分钟将它修好了。”

看到丈夫的日记,董杰有时想笑、有时也想哭,她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丈夫的乐观与坚强,也感受到丈夫身为医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读她的日记,他吓了一跳

董杰也开始写日记,回应丈夫。

“2月3日,星期一。他和我说病人病情好转,那一刻他言语中的喜悦之情,我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我的老公最棒,全世界最帅。”

3天后,妻子又发来一篇日记,柯章敏读后却吓了一跳。“2月6日,星期四。我报名了社区志愿者,首先希望社区不要有人被感染,这样你的同事就不会那么辛苦;其次,平日里我们都会得到邻居的帮助,现在能出点力也是好的……”

晚上回到宿舍,柯章敏担心地拨通了妻子的电话,董杰在电话那头安慰他:“我也想为抗疫出份力。你放心,我会好好保护自己和家人,我也和妈说好了,这段时间宝宝和她睡。”

妻子是如此支持自己,柯章敏也选择支持她,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叮嘱妻子注意安全。

这天后,妻子正式“上岗”成了一名社区防疫志愿者。每天一大早,她与社区其他志愿者拿着消毒设备,对辖区楼道、出入口、公共场所进行大范围喷洒消毒;为准确掌握社区管辖范围内的外来人口,董杰逐户电话登记排查外地返宁人员情况;她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隔离人员的电话,给他们安慰和温暖。

在排查过程中,得知一些居家隔离的外地返宁人员购买生活物资比较困难,董杰第一时间向社区反映相关情况,同时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开会讨论,大家群策群力,发动所有渠道,通过线下专人购买、线上网络预订等方式,尽可能买到新鲜蔬菜等生活物资,与防疫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一起将生活物资送到生活不便的居民家门口。

在思念的日子里,小夫妻俩就这样靠着一篇篇“抗疫日记”温暖着彼此,鼓励着彼此。一字一句里既是脉脉温情,也是相互扶持;既有小家的温暖,也有人间大爱。

南报融媒体记者王茸

标签:妻子;日记;武汉
责编:王宛璐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