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浦口区永宁街道构筑多层次人才体系助推乡村振兴
2020-11-30 21:1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1月30日南京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浦口区永宁街道作为现代农业主导型街道,农业人口众多,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大力探索符合永宁实际的引才育才体系,着力解决“本土人才留不住、外来人才引不来”的问题,突破人才推动村(社区)发展的瓶颈,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效。

紧扣需求,建立健全人才队伍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气旺则乡村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复合型人才队伍便显得尤为重要。要统筹好广聚英才与本土育才“两种资源”,坚持吸引人才与培养人才“两手抓、两手硬”。

乡土人才是基础。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永宁街道以发展需求为导向,立足辖区内手工艺、种养殖发展现状,柔性用好农业科技、农村文旅、农村管理等领域的人才,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和专家能人延伸到乡村。近三年来,永宁街道全面摸排、积极培育,累计辅导入选江苏省乡土人才17名,区级乡土人才7名,涌现出一批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乡秀才”“土专家”,在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层次人才是关键。永宁街道始终坚持广开进贤之路,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和未来产业三大方向,通过自主招才、企业引才、以才荐才等方式实施更加精准的人才引进举措,跟踪发掘高端拔尖人才,发掘现有人才资源,提升人才储备数量与质量。现已初步形成以江苏省“双创”人才、南京市高层次创业人才、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浦口区高层次创业人才等为基础的高端人才储备体系,以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破除障碍,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激发人才活力、释放乡村振兴人才红利的重要引擎。长久以来,碍于人才工作机制的不完善,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作用发挥受到束缚。一方面,缺少规范化的引才、育才计划与服务体系,导致本地对人才吸引力不足;另一方面,激励机制不够科学,人才获得感不足,这也直接导致大量基层人才的流失。

近些年,永宁街道始终把人才资源整合、人力资本开发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积极研究、落实各项人才政策,不断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尝试打通束缚创新创业的堵点。

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围绕产业特色和现有资源构建“人才链”,将高层次创业、农业产业、技艺传承等方面人才作为培养的基础与重点,定期邀请第三方专家赴企业和田间地头开展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培训,为企业战略规划、农业技能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指导,重点培养一批引领性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一批能够“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综合实用型乡土人才,帮助人才进一步提升个人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永宁坚持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构建和培育符合永宁产业发展的人才体系。通过多渠道构建和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体系,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力量,服务农业发展,提升对人才创新创业的吸引力,引进各类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投身于乡村振兴。

强化人才服务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积极落实上级部门关于人才职称评审服务、创业导师服务、生活配套服务等方面政策,对工作出色的人才提供合理嘉奖,提高人才对基层工作的认同感。同时,依托永宁科创中心载体,协调企业落户,落实好企业注册、税收办理、风投融资等各项业务,让人才能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

优化服务,营造优良发展环境

引才育才是人才工作的方向,而优良的发展环境才是吸引人才“回流”的决定性因素,这便需要改变人才向外单向流动的局面,吸引有经验、技术及资金的人才回本土创业,清除阻碍人才下乡的各种障碍,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通过解决融资、服务、风险应对等难题,不断优化服务,加强永宁筑巢引凤能力。

党建引领,统一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强人才政治引领吸纳,街道党工委每年专题研究人才工作,班子领导每年赴人才企业开展联系服务工作,通过人才座谈会、问需会、人才企业实地走访,切实解决人才创新创业中遇到的困难,营造良好人才发展氛围。

情感纽带,助力返乡。坚持立足本地乡风文明文化资源,针对有所成就的群体为切入点,主动联系沟通,大力吸引人才回乡创业兴业,积极引导其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家乡建设,为人才返乡创造良好乡村创业机遇与发展空间,加强返乡人才保障,为乡村振兴凝聚发展力量。

产业支撑,搭建舞台。以江北新区、宁滁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大力推动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科技农业、文旅健康产业等项目建设,为人才搭建创业平台,形成以产业机遇吸引人才,人才助力产业发展,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必须将人才置于重要位置,永宁街道将立足人才优先,力争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探索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的永宁方案。(永宣 陈乙童 周家甫)

标签:
责编:华诚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