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一个不平静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每一个人都绷紧了神经,一场全民抗疫阻击战悄然打响。包括江苏援鄂医疗队在内,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驰援武汉。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黄英姿,作为江苏省支援黄石医疗队医疗救治及专家组组长的她,2月11日到达黄石后,根据当地疫情,迅速制定“江苏方案”:“集中最强医疗力量救治重症病人,派驻权威专家指导轻症病人收治,在全市统一布局,不放弃任何一名重症患者”。黄石市政府很快采纳方案,经过调整,黄石市中医院分流一部分重症、危重症病人至中心医院,“江苏力量”与黄石市中医院医护人员一起“死守”重症患者。苏黄联手,累计治愈确诊患者976人。
江苏医疗队支援黄石取得了阶段性的积极成效,这场抗“疫”之行经历了怎样的奋战?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针对这些话题,7月23日,东南大学“医刻不懈”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对黄英姿院长进行了专访。
(图为医刻不懈团队采访黄英姿院长 刘楚煜 摄/供图)
临危受命:医心者,大医也。
2月11日,由黄英姿院长带队的医疗队抵达黄石。当时,医院已收治确诊感染病例千余人,形势十分严峻,但黄英姿院长并未由此感到害怕和恐慌。早在奔赴黄石之前,她已通过媒体及医护同行了解到当地疫情现状。黄英姿院长告诉记者,“我们了解到当地医疗技术力量还是不错的,医院从上到下对防疫工作也是非常重视的,把轻症患者和重症患者分开管理,轻症患者安置在方舱医院,重症患者则集中到传染病院,并做好基本的处理。”
然而,救治工作仍然存在棘手的难处。“收治重症患者的传染病院,其医疗条件和医疗护理人员力量,都是相对比较薄弱的。”黄英姿表示,“黄石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已经连续工作将近一个月了,他们也是身心俱疲。”
黄英姿团队在充分了解情况后,迅速跟当地管理部门建立沟通,“一是在实力最强的三甲医院,开辟出一栋楼,专门为确诊病人、高危病人或疑似病人进行隔离;二是将江苏支援队医疗队员百分之七八十的力量,用来救治危重症患者重和危重;三是派出专家力量,规范方舱医院的诊疗流程。”
这些措施对当时的救治工作,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其中,离不开坚持奋战在岗位上的江苏医疗队员,即使他们分别来自50多家医院,但配合默契,工作高效,承担起一线的责任。黄英姿在谈及江苏支援队时,真情流露:“大家工作的责任心、热心程度极高,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害怕危险不去上班,很多高级职称的医生和护士都是值一线的夜班,只要岗位需要,大家都争着去做。”
应急指挥:信息化,云会诊。
黄石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为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作用,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体系化应急指挥。
针对黄石医疗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实际情况,黄英姿集合各病区组长,召开病情病理讨论会。“我们有疑难的病人,可以与江苏卫健委远程连线,可以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传送黄石病人的图像、影像的资料,跟江苏的专家汇报病人情况。他们除了不能直接触摸到病人,其他的情况都了解到了。”
在救治一些存在基础性疾病的高龄患者,例如脑梗,心肺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等患者的时候,也会使用云会诊联系江苏后方的专家团队来一起解决。“除了新冠肺炎本身的治疗,患者的原发病基础性疾病治疗也很重要。”黄英姿表示,“如果是特别紧急的情况,大多数医生会选择打电话或微信;临床出现的问题,我们即刻就想办法解决,组织当地的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
未来医疗:数据化,远程化。
我国当前正处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要想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远程医疗仍然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黄英姿表示,“远程医疗已深入到整个医疗体系,普通患者可以通过网上挂号预约门诊,除此之外,医生可以通过患者上传的影像视频问诊。”
对于住院患者,可以开展网上会诊或网上查房。黄英姿介绍,“在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有八家医院进行网上查房,常规数据、病例、影像、医嘱系统的换样检查,全部接入到了远程会诊中心。比如苏州市妇幼保健医院通过远程会诊中心,可以将病人的重点资料传送给我们的主任医师,打开资料就可以看到病人的临床视频,以及呼吸机、监护仪上的数据,完全了解病人情况,做出诊治判断。”
(图为医刻不懈团队与黄院长合影 刘楚煜摄/供图)
“目前,远程医疗技术还未普及应用,信息仍会受限制。但随着AI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将是大势所趋,是未来医学的重要一席,我们应该积极接受它、拥抱它。”黄英姿院长强调。(东南大学医刻不懈社会实践团队 朱涵泽 陈子怡 刘楚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