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区域划分和建筑物标绘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重要基础工作,技术要求高、操作性强、工作任务繁重,要求各社区准确把握建筑物清查和标绘的原则,做到“不重不漏,归属唯一”,建筑物信息标绘要规范、完整。
要有一往无前的干劲。在建筑物清查工作的实际推行过程中,为了地毯式地做好每一幢建筑物的属性信息完善,普查员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坚持实地勘察,秉持不漏一栋,不少一户的工作要求。
然而,尧化街道在督察的过程中,发现人力抽查及摸排花费时间较大。往届人普,建筑物信息通常通过普查员实际摸排,再加上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民政、住建等部门提供相关的行政资料以及地图、影像图、小区楼栋平面图等供绘图员进行参考和比对。然而行政资料并不是时时更新,因此最主要还是靠普查员实际排查。
要有善作善成的巧劲。鉴于人工排查的情况,尧化街道今年创新性地启用 “无人机”航拍模式,将实地调查与航拍图做比对,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质量。“以前我干人普的时候怕遗漏,我要跑好几遍才放心。现在有了无人机,我可以少跑一趟,对着图纸再确认下。”社区一些老同志幸福感爆棚。


由于社会化进程加快,社区承担的社会保障及服务功能相较十年前加重了很多,社区工作人员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无人机作业大大减轻了社区普查员的工作量,效率大大提高。经统计,往届人普社区建筑物标绘需要全员出动,费时近1个月。这次每个社区只需安排2-5名工作人员,10-15天全部核查完毕,建筑物遗漏率大大降低。
且在实际调查中,会出现人力较难到达的地块,用无人机进行协助调查,凭借其良好的滞空悬停和航拍能力,由地面人员通过可视化遥控平台,操纵无人机飞往上述地块进行航拍,准确识别建筑物,大大提高调查效率,航拍识别度高,提高了调查精度。“这个帮助真的很大,有些在边边角角的小建筑物特别容易漏,航拍都能找出来。”青田雅居社区业务负责人李俊杰说道。
要有一抓到底的韧劲。举行一次普查,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能不能保证获得准确、可靠的普查数据,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普查数据资料的质量事关普查工作的成败。无人机航拍的数据可以帮助人普办核查社区的普查质量,减少相应的沟通成本,有助于提升普查数据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