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零距离感受溧水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新闻发布会首站溧水
2020-07-17 17:37:00  来源:最溧水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郭玲玲)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7月16日上午,“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活动在溧水区白马科创中心召开。溧水区相关负责人在现场介绍了该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相关情况,为现场媒体带来了高质量发展考核全省第三、人均生产总值增速全省第2等一批亮眼数据。与会媒体现场参观了南京农高区展陈馆,深入江苏省农科院白马植物研究基地、美丽乡村石山下以及溧水开发区的创维电器,通过与当地的科研机构、普通农户以及企业工人的面对面,切身感受溧水小康社会的发展情况。

小草莓大产业 高科技为农村致富插上翅膀

在省农科院的植物研究基地的种苗生产工厂,培育出的草莓苗正活泼的伸展着碧绿的叶子,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培育中心的这些都是原种,莓农会利用这些原种再次育苗,同时基地的科研团队还会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

赵密珍是江苏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草莓行业的首席专家,说起草莓她如数家珍,“一亩草莓的平均收入约为3.5万元,去掉成本,每亩收益可达1.5万元更重要的是,草莓见效快、收益高。当年种植就能获得收益,很受农户欢迎。”从08年在溧水创建基地,如今赵密珍和她的团队已经培育七八个新品种,“宁玉、宁丰表现最好,早熟、高产、抗病毒、品质优。比较受农户青睐。”

通过前期的育苗,中期的技术指导,草莓产业越做越大,全省种植约30万亩,小小的草莓产业实际已经成为百亿级的大产业。近水楼台先得月,溧水傅家边、东屏等地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草莓之乡。在南京农高区,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约有20家相关的研发机构,南农大、南林大、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以及其他一些院所企业,这种密度在国内相当罕见,农业科技让农民增收致富插上了翅膀。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 石山下的华丽转身

“是山西2015年开村,当时的农户人均收入约一万七八,如今约是三万六七吧,差不多翻了一倍。”石山下村的小康生活源自当地美丽乡村的建设以及旅游产业的打造。

未见山居民宿是石山下的网红民宿,总经理张书芹告诉记者,5年来,石山下的游客是年年递增,就拿今年来说,每周前来消费以及参观打卡的游客约2、300人,特别是周末人气非常旺盛。“当年我们来的时候当地多半是出去打工,现在左邻右舍的各种餐饮店、咖啡店、特产店开了八九家,大家更愿意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桃李农家乐的老板娘陶丽十多年前嫁到溧水,因为经济条件差,家里人都不乐意。村里开始发展旅游业,她第一批加入,“收入从一年4、5万,现在一年有15、6万,孩子也不用当留守儿童了。”为了扩大接待能力,去年她投资30万扩建了农家乐,还和其他村民合作开起了民宿。如今的石山下,大量劳动力回乡村发展、创业,用陶丽的话说,“现在和以前,那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外来工作到新溧水人 越来越好的发展让他们就地扎根

从2010年主打冰洗的企业落户,到如今集彩电、冰洗、新能源企业、房地产等,创维电器在溧水的10年可谓一路高歌猛进。南京创维加点副总经理曾昭建告诉记者,如今创维集团在当地已经有员工1万多名,年产值超百亿,纳税2亿多。

葛元成是溧水本地人,90后的他还记得2013年返乡来到创维工作时,月收入不过三四千,他已经成为了创维销售计划部的经理,月收入超2万元。他拒绝了家人在南京主城置业的建议,将家安在了溧水。创维开发三部的主管唐佳胤是盐城人,16年舍弃在外资企业的职位来到创维溧水园区工作,如今也落户到了南京。总经办主任张锦旗是山东人,从位于深圳的创维总部到南京创维,10年的时候,他在溧水购下了两套房,户口、爱人、老人都带到了溧水,孩子也在当地入学。

从外地就业人员到新溧水人,促使他们留在溧水的,是全面小康建设的大力推进。“以前这里周围都是荒地,路况差,环境差。现在,路好走了,绿地多了、夜晚的亮化,周围的商业设施、公园景点,真的就是看着这里变好了。我们这里凡是工作稳定,5年以上的员工,70%都在这里安了家。”

标签:
责编:郭玲玲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