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友爱妇女微家喊广大女性“快回娘家做志愿者”
2020-07-16 10:55: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7月15日南京讯 寻初心,更坚定,再出发!7月15日,浦口区永宁街道友联村“友爱妇女微家”举办了一场我的初心故事分享会。活动旨在用榜样的力量,感召更多女性同胞,投身到友爱妇女微家的志愿服务中来,一起把“微家”打造成为友联村广大女性同胞最贴心的“娘家”。

为了更好服务基层、服务广大妇女群众,浦口区妇联着力打造了妇女微家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选择永宁街道友联村“友爱妇女微家”作为项目打造点,并委托朝阳公益执行。永宁街道妇联全力支持配合区妇联工作,并指导督促友联村妇联将服务工作落实落细。

当天,参加活动的,都是热心友联村公益事业的女同胞。给大家分享初心故事的,有驰援武汉的抗疫英雄黄夕华,也有身边的榜样:村副主任董正会、村妇联主席毕阳、村民政信息员孔令玲。

黄夕华是江苏省人民医院EICU护士、主管护师。2月3日,他接到援鄂通知后,立即做好了出征准备。年迈的父母,担心不已,因为他的孩子才2岁,而黄夕华要拿生命去战斗!

然而,疫情就是命令,救助就是责任!黄夕华毅然踏上驰援武汉的征程。起初,他被安排在方仓医院,主要任务是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督促他们按时用药。后来他又转战到专门收治重症患者的金银潭医院参与救援工作。

与重症病人交互、与新冠病毒作战、与同事并肩拼搏……黄夕华跟大家分享了援鄂的心路历程、援鄂期间的艰辛,以及收获点滴。她说,这次出征,不仅让他理解了“生离死别”和“绝处逢生”,更深刻感受到“祖国”二字意味着什么!

黄夕华的志愿精神,深深感动了在场每一个人。而接下来,村干部的分享,直接让大家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

友联村副主任董正会刚到村里工作时,是一名计生专干,为了照顾一些刚手术的女性,她帮人家打扫卫生、做饭,提供过很多“保姆式”服务。如今,做了友联村副主任,她更是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守初心、担使命,扛下最苦最累的活。

2020年防疫保卫战打响后,她和同事们20多天没有回家,吃在村里睡在村里。最近忙防汛工作,她又有一个星期没顾得上回家,每天24小时在村里待命,冲在防汛第一线。

村妇联主席毕阳,当初选择到村里工作,是为了靠家近,以为可以照顾家。没有想到,村里工作是5+2,白+黑,如今她尚处在脯乳期,但是已经和同事们一样,冲在防疫、防汛第一线,自己都没办法保证按时吃饭,就更顾不上准点奶宝宝了。这名90后年纪不大,但觉悟很深,她在分享自己的初心故事时说:“我是一名党员,时时刻刻要做好一面旗帜,绝不能拖了后腿。”

村民政信息员孔令玲的分享,也让大家动容。她是2013年走进友联村这个大家庭的,刚上岗就被委以重任,负责给全村2000多位村民,录医保信息。白天干不完,就夜里加班,连续一个月每天忙到凌晨,“每个人的信息,我不仅要录入,还要认真核对三遍,一点不能错,否则他们以后看病报销就有麻烦。“

最让她记忆犹新的是,工作不到3个月,又遇到防汛工作。“当时,农村道路条件很差,很多地方路两边还是坟墓,夜里巡堤时后背都是一身冷汗。“最近,村里又在组织防汛工作,她和大家一样,已经连续一周没有回家。细细想想,工作很苦,但是有时候又很为自己骄傲,觉得从事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听了他们的分享,参与分享会的女性同胞都深受感动。大家都纷纷报名,争做妇女微家志愿者,大家还一致推荐郑德秀做妇女微家志愿“领头人“。原来,郑德秀本来就是居民楼栋长,一直很热心公益,大家都希望她能牵头,带领更多微家志愿者开展公益服务。

为了让广大女性志愿者掌握更多的志愿服务技能,当天黄夕华还手把手教了大家心肺复苏技能。黄夕华介绍,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有54万人因心跳骤停而死,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在心脏停止4分钟内,如果施予正确的心肺复苏,有50%的患者可以成功复苏。

看到大家对妇女微家志愿工作的响应和支持,友联村党总支书记常建芳特别高兴。她介绍,友联村曾先后两次被评为建设高新浦口先进单位,连续两次获得浦口区和谐社区考核二等奖,连续三年被授予江苏省科普示范社区荣誉称号。2020年,浦口区妇联为了将更多的妇联组织的服务和活动延伸到妇女群众生活的最小单元,给妇女儿童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引进了朝阳公益辅助友联村打造“友爱妇女微家”。友联村专门辟出一块办公用房,做“友爱妇女微家”阵地。常建芳希望广大女性同胞,把这里当作“娘家”,有事没事都回娘家坐坐。大家有特长,在“微家”展示。有需要,在“微家”满足。有问题,在“微家”探讨。有矛盾,在“微家”解决。通过微议事、微培训、微公益、微联谊等服务,把妇联组织的服务和关怀落实到最小单元,落在妇女群众身边。(曹园园)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