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确保安全度汛,南京26处易积淹水点“一点一案”
2020-06-09 16:59:00  来源:紫金山新闻  
1
听新闻

6月起,南京进入主汛期。如何安全度汛?6月9日,在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水务局通报防汛防旱相关工作安排。据悉,按照“一点一案”原则,城市主要易积淹水点26处已逐一制定应急措施。截至目前,全市已储备防汛“三袋”598万条、土工布42.7万平方米、块石23.8万吨、木材3498方、城市排涝移动泵车65台等,并组建了超万人的排涝抢险队伍。

据介绍,今年2月开始,南京市各区各部门自下而上开展汛前检查,经梳理分析,确定今年市级重点险工险段共42处,其中水务工程重点险工隐患8处、涉水项目重点防洪隐患8处、城市主要易积淹水点26处,按照“一点一案”原则,城市主要易积淹水点26处已逐一制定应急措施。与此同时,南京市积极组织开展城市排水管网、雨水井等排涝设施检查清疏,主城区已完成清疏主干管1872千米、支管686千米,清捞窨井10.8万座等;组织对主城区河道阻水物进行再检查再梳理,完成25处河道阻水物清除整改;结合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完成河道疏浚约120千米,清淤土方量约78万方。

严防堤防安全,南京不断加快防洪工程建设。今年全市重点防洪工程共8个,主要包括长江八卦洲汊道河道整治、九乡河治理二期、滁河近期治理完善、金陵乡泵站扩容改造等工程,总体形象进度约82%。年度防汛消险和积淹水点改造工程48项,其中已基本完成40项、跨汛期施工4项、汛后开工建设4项,已落实度汛预案。

精准防汛防旱,信息化手段必须高效利用。据介绍,目前已完成省、市、区三级视频会商、全市雨情站点463个、水情站点399个、城区重点监测区域(含重点易积淹水点)55个、泵站监测67座和视频监控等系统维护检修,以确保监测数据准确,保障防汛调度指挥高效运转。同时完成长江南京河段水下地形监测,形成《2020 年汛前长江南京河段河势监测分析报告》,明确今年长江防汛重点段、次重点段和一般段及相应处理意见。

为进一步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全市共储备防汛“三袋”598万条、土工布42.7万平方米、块石23.8万吨、木材3498方、城市排涝移动泵车65台等;依托水务、建委、城管、消防等力量,市级组建35支2118人的抢险巡查力量,各区落实抢险巡查队伍268支11208人,并展开多场防汛排涝抢险演练,保证遇险时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6月以来,江南、华南地区强降水频繁,长江中下游干流附近地区及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多条支流发生较大洪水,国家防总于7日16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南京市已进入主汛期,需警惕连续降水及短时强降水、上游客水叠加可能带来的城市雨涝、中小河流局部洪涝及次生灾害影响,需要提前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确保安全度汛,南京正严格汛期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水雨情,加强监测研判,根据调度方案和防汛调度指令,做好秦淮新河闸、红山窑闸等流域性枢纽和中小水库洪水调度工作。预报强降雨前对玄武湖、金川河、内秦淮河等河湖水位实施预降腾空,改善城市防汛排涝条件。

上述负责人表示,根据气象预测,今年南京市夏季平均气温、高温日数较常年偏高、偏多,出梅后将有一段晴热天气,还须警惕高温和伏旱的可能影响,“在保证防汛安全前提下,合理安排河湖库蓄水保水,防止涝旱急转,提前做好骨干翻水线维护、引水沟渠清理、抗旱设备保养等抗旱准备。”

南报融媒体记者 顾小萍

标签:防汛;南京市;排涝
责编:王宛璐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