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筑桥巧筑——迈皋桥长园廊桥设计竞赛”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举行。
据介绍,在迈皋桥地铁站东南角有一条北十里长沟三支,狭长的区域是块小小的城市绿地。为了打造好这一区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栖霞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长园廊桥设计竞赛,面向国内外征集设计方案,计划建造三座别具匠心的廊桥,让这里成为城市更新的又一个亮点。
如今,长园廊桥设计竞赛进入到了入围作品网络投票阶段。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设计处副处长邢佳林介绍,作为“以人民为中心,为城市而设计”系列活动的一个项目,“筑桥巧筑——迈皋桥长园廊桥设计竞赛”自启动以来,收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踊跃的报名投稿。组委会共收到有效报名作品427件,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荷兰等全球12个国家和全国24个地区,共有702名设计人士参与此次竞赛,数据为历届之高。
在所有参赛者中,有293名来自设计机构(包括设计院)的专业设计师参赛,占比达到了总参赛人数的41.74%,使得本次竞赛的作品完成度和设计水平都显示出了较高的质量。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一些普通市民给组委会投稿,尽管设计图很粗糙,但大家参与城市设计,为自己生活的环境献计献策的行动,是最值得赞赏的。
经过专家学者初评,大赛选出了35件入围作品,并于6月5日进入网络投票和专家终评环节,网络投票截止时间为6月10日24时。届时,组委会将根据终评专家评审意见和网络投票结果,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8名)及网络人气奖(共6名),总奖金达到了32万元(税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葛明介绍了大赛的设计任务和评审规则。他说:“我们希望参赛者结合这样一个边缘地带,整合景观资源,通过‘筑桥’来缝合城市肌理,拉近景观与使用功能之间的联系,为迈皋桥奉上一处独特的长园。在评审原则上,将从生态、场地,功能、行为,结构、建造,创意、现实四个维度来对作品进行考察,从而使所选的作品符合出题的要求——是一个小小的社区环境单元。”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刘青昊也表示,“近年来,城市建设已开始从增量转向存量,规划工作也从宏大叙事转向精耕细作的设计。本次大赛,我们希望从景观带内的廊桥建筑设计着手,变消极的存量空间为积极的公共空间,为城市空间普遍存在的碎片化、空虚化、流动性和暂时性的状况探索新思路,拓展更多、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存量更新方式。”
即日起,市民可进入大赛组委会指定的官方微信平台“南京创意设计中心”(微信号:NDC-CHINA)后台回复“迈皋桥投票”进入投票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