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2日南京讯 南京浦口一户人家的阳台上,听障作家吴瑕双手捧着书,一字一句认真阅读着书中喜欢的段落。“写作是对生活的记录,是情绪的表达,是思想的总结。”谈及写作,吴瑕目光如炬,总有说不完的话。
“因为写作,我是一名精神富翁”
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一有空吴瑕就坚持读书写作,倾吐对生活的感悟。她说:“在碎片化的时代,执笔写文是寂寞的,但我却乐在其中。”
写作滋养了她的心灵,身体的残缺,并未让吴瑕灰心懊恼,她通过写作洞察生活里细微之处感动的瞬间,以文字为翅膀,用爱拥抱世界。多年来,吴瑕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并数次获奖,被省作协评为文学创作专业职称三级。作品《爱,改变了我的生活》《我的文学梦》收入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编辑的散文集《放飞希望》。
2014年,吴瑕看到江苏作家网征集书稿,在工作之余准备了所需的材料和打印装订的书申报、上交。幸运地在全省30多个会员竞争中胜出,得到了免费出书的宝贵名额,出版了人生的第一本书《散落的珍珠》。
这些年,吴瑕工作之余行走在文字间,把生活的点滴感悟倾诉于笔端,感动了无数人。她说:“我笑着读书,坚持写下去,生活终于过成了我想要的模样。”去年底,吴瑕靠着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套公寓房,只身在南京多年,终于有了属于她自己的房子。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耳聋的她看房买房、办理手续等,全靠一款助听软件与工作人员无障碍交流。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残疾人事业发展了,我们的生活比起以前幸福多了。”吴瑕开心地诉说着这些年的变化,生活从清贫走向了小康,白天汗流浃背挣钱养家,晚上用一支笔抒写活着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因为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文,吴瑕获得了身边亲人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2017年,吴瑕自我推荐参评浦口区十佳青年,在投票时,她的残疾朋友、浦口区文学艺术界的老师和全国各地的残疾人作家都帮忙投票,最终成为光荣的十佳青年。2018年,江苏残疾人文联成立,吴瑕成为唯一的聋人理事。同年底,吴瑕成为永宁街道新联会成员。
“同工就要同酬,我捍卫残疾人的尊严”
15岁的时候,吴瑕因为药物中毒,抢救不及时而失聪了。一次命运的捉弄,从此改写了她的人生。
“23年前,我带着年轻的笑脸孤身来到南京,嫁到浦口永宁后,我租住在农民的单室套里,打井水洗衣服,用简易厕所。没有油烟机,一炒菜,屋里油烟缭绕,为了省钱,我还用煤球炉烧水做饭……”生活的不易,吴瑕最能体会,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孩子断奶后,为了谋生吴瑕四处寻找工作,这对普通人来说,很容易获得,可对听力有障碍的吴瑕来说,她跑了无数家单位,都被婉言拒绝。无数次碰壁,让吴瑕心灰意冷,无奈之下,她带着发表的作品样刊找到了区民政局局长,在民政局的帮助下,吴瑕开始了职场生涯。
“在服装厂流水线上作业,工厂经常加班到晚上九点,有一次夏天晚上下班归来,被路边的一条蛇吓得要死。企业效益不好,无论我怎么努力,三年后还是被裁员了。”聊起刚工作时那段过往,吴瑕轻描淡写,云淡风轻的脸上隐隐闪着光。
吴瑕换过好几份工作,她说:“工作的辛苦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苦一点,累一点,我没有怨言。有一份工作一周上6个大夜班,从晚上22点上到早上7点,全程站立无休。这些,我都能接受。可是在工厂,领导歧视残疾人同工不同酬,我用辞职捍卫残疾人的尊严。”每一份工作,吴瑕都敬畏、努力去做到最好,不只是对饭碗的珍惜,也是向社会展示残疾人的良好形象,推动更多的用人单位接纳残疾人就业。
“我爱永宁,我热爱我的家乡”
“自嫁到永宁后,这里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永宁的种种,我写了不少,我热爱我的家乡。”吴瑕曾不止一次与朋友提起过永宁,油菜花田、河岸花海、西埂莲乡、知青故里、姚徐老街……永宁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每一缕微风,都荡漾在她的心田。
除了写作,吴瑕还挤出时间做公益。2019年,吴瑕和浦口区肢残协会主席徐庆联合邀请国家一级作家李风宇老师来江浦开展讲座;今年月初,吴瑕和徐庆邀请书法家陈军为残疾朋友现场挥毫写“福”字,并把报道发到了新江北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身为荆楚大地的女儿,她心忧湖北故乡,创作了近50篇体裁不同的文章,发表在省市媒体上。2月11日,浦口电视台来采访她,听障作家吴瑕写诗助力抗击疫情的报道一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老天关了你的门,就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因为听不了,书写成了吴瑕打开世界的一扇窗。生活中的点滴,在她的笔下变得鲜活而生动。在南京这些年,从一个人闯荡,到一家人温馨和睦,笑容在吴瑕的脸上晕染开来,比窗外盛开的月季花更加灿烂夺目。
“渺小的我相信,只要向上的火焰一直在心里燃烧,生命的温度必将洞穿世间所有的寒凉。”在吴瑕的笔记本扉页上,这句话深深烙印在她的心里。上天从未抛弃过每一个努力生长的灵魂,也不曾辜负过每一个擦肩而过的生命。(永宣 傅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