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4月19日22时43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节,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诉人们:时至暮春了。与其他节气一样,谷雨节气在我国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农人种瓜点豆、春耕备耕。身在城市的人,照样也少不了“关心粮食和蔬菜”。在这个节气里,也有一些民间重要节日,老南京人会吃乌饭、赏牡丹、逛庙会。
赏牡丹
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意思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开始提醒人们应该播种了,然后可以在桑树上见到戴胜鸟。谷雨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三花一开,春满大地。
金陵科技学院民俗学者戴欣佚说,过去,春日百花之中,只有花瓣繁复硕大的牡丹花开得最晚,非要等到谷雨才开,因此牡丹才有“谷雨花”的别称。牡丹虽晚开,却也显出牡丹的贵气与别具一格,就像大明星都要压轴演出一般。从古至今,不少文人骚客留下观赏牡丹的诗句,“谷雨三朝看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南京人观赏牡丹的最佳去处,莫过于古林公园了。这里种植牡丹花已近30年,是南京人最为熟知的赏牡丹胜地,不仅南京市民争相前来观赏,郊区乃至周边城市的游客也都来此看花。古林公园园林养护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王晓文透露,为了让市民不出南京就能欣赏到国色天香的牡丹,古林公园不断从洛阳、菏泽、青岛等地引进新品种,选择适宜在南京生长的牡丹栽植。目前共300多个品种、3500余株。其中,主打品种“层中笑”“大胡红”“小胡红”“葛巾紫”“魏紫”等已经绽放笑靥。
吃乌饭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长三角地区有吃乌饭的习俗,尤以江南为最。老南京人都知道“四月初八吃乌饭”。
乌饭,将南烛叶(乌饭叶)洗净舂烂,取其汁液浸米,浸好的糯米呈淡淡的紫黑色,将其晾干后蒸煮而成。如今,南京街边的早饭摊常有卖乌饭团的。从清明节气到谷雨节气(乌叶下市),一些南京老字号也会售卖乌饭团,绿柳居菜馆总经理王堃说:“用乌叶榨汁染色,原汁原味,夹上油条、小菜,咬上一口满满的幸福感。”
关于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的来历,有多种看法。《金陵岁时记》中有:“《本草纲目》:‘乌饭,乃仙家服食之法。’唐陆龟蒙《道室书事》有‘乌饭新炊芼臛香,道家斋日以为常’之句。而释家乃于四月八日造以供佛。吾乡每届是日,沿途争卖,以当点心。”
南京饮食文化学者马学仁则认为,南京人吃乌饭与一个传说有关。南朝梁武帝时期,一户姓薛的人家,母亲被关入大牢。儿子薛连得知母亲在牢房里不光挨打,连饭也吃不饱,就到牢房里给母亲送饭。可每次送去的饭都被牢头吃了。一次上山采茶,偶得乌叶,他就想:用这种树叶的汁水泡米煮饭,饭是黑的,送到牢里,牢头恐怕就不敢吃了。第二天便是四月初八,他把乌饭送到牢里,牢头果真没有抢。从这一天开始,薛连的母亲再也没有挨饿。慢慢地,吃乌饭的习惯也在民间传开。
此外,南京溧水地区还有酿饮乌饭酒的习俗。据南京民俗学家陶思炎考证,在溧水,旧时生女儿的人家,要在女儿出生后用乌饭酿制一坛酒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时挖出开启。南京历史上著名老饕袁枚曾在溧水当过县令,“在溧水叶比部家,饮乌饭酒至十六杯,旁人大骇,来相劝止,而余犹颓然未忍释手”。
秣陵关庙会
南京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中心专家告诉记者,南京民俗的格调彰显了南北交融的特点,故有“南风北俗萃于一城”之说。尤其是具有浓郁本土气息的庙会众多。谷雨节气里,老南京就有秣陵关庙会。
《金陵岁时记》载:“东岳神相传为赵公明……吾乡通济门外双桥门之东岳庙,每年三月杪(杪,即末端)至四月初二赛会……杂以玩具、秋千、台阁之属咸备。”除了东岳庙会,旧时中央门外、鸡鸣山下的东岳庙也会举行赛会或庙会,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的东岳庙已经踪迹难寻,更遑论庙会活动了,倒是在秣陵地区仍保留了这一传统。
农历四月初二的秣陵关庙会前后历时三天,以四月初二为正日。旧时秣陵桥南有一座东岳庙,里面供奉着东岳大帝。庙前有一座古戏台,与桥北大街神墩附近的古戏台南北相望,是当地的地标建筑。
过去庙会期间,各家各户会准备好酒菜招待前来游乐的亲朋好友。附近东善桥、陶吴、禄口、龙都、殷巷等地的村民常带着小孩来赶庙会,当地人说到秣陵来过“关”,过了“关”孩子便会平平安安。届时,沿街摊贩极多,各类物品琳琅满目,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