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走进南京“小汤山”|“最高兴看到‘大白肺’一点点消退”
2020-02-24 11:22: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成骢(中)与其他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查看病患病情。南报融媒体特派记者 董家训摄

“新型冠状病毒来袭,我和老公被感染了,怀着一颗慌张恐惧的心住进了病区……得到了成主任等医生的精心治疗,李朝凤护士长及护士们的热情关心和照顾……”

“新型冠状肺炎来袭,你们都没有任何准备,连续在医院奋战了25天,吃不好、睡不好,每天都是满负荷工作……”

“真诚地说一声,你们辛苦了,勇敢的白衣战士!天使们!”

这是一名出院患者给隔离一病区医护团队发来的感谢信,字字饱含深情。信中感谢的“成主任”,就是市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一科副主任成骢,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她担任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市二院汤山院区)隔离一病区主任。

她的病区出院病人接近总数一半

“最欣慰的事就是看到CT片上,病人肺部的阴影一点点消退。”成骢说,有一名患者令她印象最深刻。这是一名从武汉来宁的60多岁老先生,来的时候发烧,病情加重,从CT、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含量等情况看,病情在一天天加重,她不禁十分担忧。

“CT显示炎症引起的肺部阴影不断增大,有重症倾向,如不及时阻断,可能出现‘大白肺’,那就非常凶险了。”她说,“大白肺”是医生对病毒性肺炎的一个通俗性说法,患者的肺部在CT影像上只呈现出一片白色,好像双肺“消失”了一样,病人很容易因缺氧而死亡。

“必须阻止可能出现的‘炎症风暴’!”成骢提请专家小组会诊,各科专家对病情的各个细节进行了详细讨论,决定加强抗炎手段。几天之后,患者肺部白影逐渐减少,胸闷、气喘等也一点点好转,前两天已顺利治愈。截至23日上午,隔离一区已有23名确诊患者出院,占到出院患者总数近一半。

“父母千里之外奔我而来,我却离开了,很对不起他们”

看着成骢在隔离病房忙碌的身影,谁又能想到,她上有罹癌刚刚手术的老父亲,下有今年高三即将高考的女儿。除夕夜,她接到作为第一梯队进入隔离病房的通知时,只提了一个简单的要求,在家过个年三十,把家中事情安排妥当。

大年初一早上6点,她悄悄离开熟睡中的父母和女儿,进入隔离病房,一直工作至今。临行前一晚,她给父母家人做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跟女儿说:“妈妈要离开你一段时间,你现在学习压力大,可妈妈不能陪在你身边,真的觉得对不起你,妈妈相信你能克服困难,迅速成长。”她又交代自己最好的朋友,代替自己每周给体弱的爸爸打针。

“父母从千里之外奔着我而来,我却离开了,父亲身体不好还要担心我,感到很对不起他们。”每每说到这些,她总是泪流满面。但疫情刻不容缓,患者更需要她。而她的话语总是那么朴实,“不是只有我有困难,大家都一样。”

冒着职业暴露风险,与艾滋病人处成了“家人”

感染病科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危险科室,病人多具有传染性。作为一线临床医生,不仅需要跟患者近距离接触,经常还会有有创操作,这在很多人看来是极其恐惧的。自2002年以来,成骢所在科室一直承担着南京市乃至周边省市艾滋病患者的收治任务。

有一次,当管床医生垂头丧气地告诉成骢血气没做出来时,她笑着来到病人身边亲自操作。但在结束时,针头不小心戳破了手指,她依然完成了后续操作,然后到办公室处理伤口。这是一名艾滋病末期患者,体内病毒载量极高,当时还没有整合酶抑制剂问世,只能口服副作用较大的药物进行阻断。病人家属和管床医生都向成骢表达歉意,可她却说,“不怪你们,是我操作流程不严格,我要吸取这个教训。”后来,她在教学中也多次以自己为反面教材,告诉大家在操作中如何避免职业暴露。口服阻断药物副作用极大,后期她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可她仍然坚持上班,没有因此请一天假。

每个艾滋病人刚进入科室时,都是愁容满面、信心全无。但在成骢及其团队精心治疗及耐心疏导下,病人们大多积极配合治疗。出院后,她都会留下联系方式,在QQ、微信或电话中耐心解答病人问题。有一次,一名病人满怀感激地送来家中种植的花生、苹果等。他们总是很小心地问她:“这是我自家种的东西,不值钱,你不会嫌弃吧?”一般病人的礼物她不能收,但对艾滋病患者,她笑着当面剥开花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分享,告诉患者“你家的花生真香呀”。

南报融媒体特派记者 查金忠 通讯员 魏林玲 朱诺

标签:隔离病房;病区;病情
责编:王宛璐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