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南京:累计47人治愈出院的背后
2020-02-21 09:36:00  来源:南报网  
1
听新闻

2月20日下午,南京又有9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其中最小一例仅10月龄。而就在4天前,一位97岁高龄的确诊患者也成功治愈,她同时也是目前南京治愈的最高龄确诊患者。

根据省卫健委2月20日发布,2月19日0—24时,南京无新增确诊病例,全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93例。而截至20日,南京共有47名确诊患者出院。

每一个滚烫的数字背后,都是一份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彰显了南京医务工作者的仁爱之心和精湛医术。

积极部署,精兵强将齐上阵

南京为应对类似突发疫情,早在2013年就开始建设自己的“小汤山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该院已于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作为省、市新冠肺炎集中收治定点医疗机构,这里收治了南京目前发现的全部确诊病人,在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疫情发生后,该院干部职工主动担起责任,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建医护人员救治梯队,加强防控措施,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强化医务人员防护,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生命安全。为应对疫情发展,市第二医院“一院三区”除已经上疫情一线人员外,其他医务人员集体待命,分成若干梯队,分批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在汤山一线,考虑到患者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其他的合并症,医疗队在组建梯队时专门抽调了不同专业的医生“多元化”加入,他们中不仅有感染科、呼吸科的专家,也有来自肝病科、心脏科、肿瘤科,以及外科的专家。各小组相互配合,24小时轮班坚守一线。

市第二医院作为专业的传染病医院,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建医护人员救治梯队,加强防控措施,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强化医务人员防护——身处第一线,南京市第二医院的战疫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约九成确诊患者接受中西医治疗

“大约九成以上患者都接受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主任医师张侠医生说,在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接收第一例病人入住隔离区的时候,他们就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且在每个隔离区均配备中医药专业的医生。

据张侠介绍,确诊病人入院后,进行西药治疗的同时,中医师会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后,开出适应病症的中药。2月16日南京一例97岁高龄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该患者在接受西医治疗的同时,在中医方面也积极通过“扶正”提高自身抵抗力。

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资料图片

南京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金小晶医生就多次参与过会诊。他曾诊治过一名重症患者,在经过会诊后确定了中医药的治疗方案,三天后就脱离了重症,各项指标均转好,“转危为安,目前恢复得很不错。”

早在1月20日,南京市卫健委就发出通知,要求做出适合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医诊疗方案。南京市中医院第一时间响应,由医务处牵头,召集了院里曾参与甲流、SARS诊疗工作的市级中医组专家,并联合院内治未病科、老年科、针灸科的专家共同讨论,经过院内多名省市级名中医的意见,于2月1日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2月2日,这一版诊疗方案由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以文件的形式下发,指导全市的防疫工作。

隔离病房多了“心理治疗师”

对未知疾病的恐惧、对死亡的忧虑、对家人的担心……在隔离病房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担忧。在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医护人员有一个共识:通过及时的心理干预为患者重建心理防线,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里,医护人员“疗心”的对象不仅仅是病房内的患者,那些身处远方的家属,同样也能得到“远程”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正在整理防护服。通讯员 魏林玲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 摄

“池主任,求求你救救我老婆吧!”收治入院后不久,确诊患者张超(化名)就着急地向池云求助。原来张超常居武汉,这次他独自一人回宁探亲,没想到被确诊感染收治入院。而彼时他的妻子也出现了感染症状,孤身一人在武汉,无助又害怕。这让原本就焦虑的张超又多了一重心理压力。

“别急别急,把我的微信给她,我来给她远程治疗。”池云是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感染性疾病二科主任,也是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作为隔离病区的病区主任,她负责整个病区的医疗管理工作。了解到这个情况,她主动加了张超妻子的微信,及时对她进行心理干预。

加入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但医护人员却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量。而即便如此,在隔离病房,池云和李朝凤护士长,还有其他同事,却一直在坚持做这件事。正是他们的坚持,为更多患者注入前行的力量。

标签: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责编:王宛璐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