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京120“摆渡人”跑在战“疫”最前线
2020-02-18 14:4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2月18日南京讯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中,他们奔跑在城市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奋战在移动的“危险”中,与病魔较量,同时间赛跑,他们就是南京120急救人。

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出发

“马师傅,任务来了,做好防护,我们赶紧出发。”等候出车的南京市急救中心转运救治组急救医生莫钧锐接到出车指令,准备出车。面对这位转运患者,市急救中心转运救治组长胡承军立即联系现场,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制定了周密的转运方案。经过规范穿戴,身穿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和护目镜的莫钧锐和马剑海登上了救护车。“因为有发热表现,要完成转运、做好防护是第一位的。中心按照标准为我们配备了防护用品,只要规范科学做好防护,严格消杀流程,完全不用害怕被感染。” 莫钧锐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莫钧锐和马剑海一直“搭班子”合作执行新冠肺炎相关患者转运救治任务。

伴随着救护车警报声,仅用不到两个小时,莫钧锐和马剑海就将病人安全转送至目的地。任务完成后,闷在防护服里的莫钧锐和马剑海浑身湿透,头也被防护服勒得麻木了。

凌晨3点多,转运救治组急救医生刘声声和驾驶员侯胜健接到转运任务后快速反应,将患者送达指定医院。凌晨5点转运团队回到驻地,消杀工作刚刚完成,6点又接到新的指令。来不及休整,刘声声和侯胜健团队再次出发!就这样,一天下来转运救治组人员显得疲惫不堪,但大家没有丝毫懈怠,只要任务一来,就精神百倍。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坚决完成救转运治任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战!刘声声表示。

当好急救人员和患者“护身符”

每次出车,救护车都要接受严格的消毒。转运一次病人,有时只需1个多小时,但人员、车辆和设备消毒也需要1小时左右。监督消杀员杨阳和赵东华主要负责转运救治组的监督消杀工作。杨阳说,“救护车终末消毒工作不允许有丝毫马虎,从监督出车人员穿脱防护服、车辆消毒、区域消杀、感染性医疗废物规范处置、消杀人员个人防护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转运环境安全。”

这时,一辆执行完新冠肺炎患者转运救治任务的救护车驶入指定停放区域,杨阳已做好消杀前一切准备工作,在等待救护车的到来。当救护车停稳后,杨阳熟练地对出车人员、车辆、设备”进行消杀和车辆通风等。记者看到,完成消杀任务已是凌晨5点多,连续几个小时的忙碌,她顾不上吃一口饭、喝一口水。她们每天重复这样的工作,已经二十多天都没有回过家。

精准调度,跑好生命接力第一棒

“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是否有湖北等地接触史或旅居史?”“有发热或咳嗽症状吗?”“您具体在什么位置?”“好的,请保持电话通畅,我们马上派救护车过去。”调度指挥专席值班员正在忙碌接听报警电话。为了有效应对疫情,南京市急救中心在调度指挥中心设立疫情调度指挥专席。主要承担社会呼救(有流行病学史或无法明确排除流行病学史可能的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患者)转运至就近开设发热门诊的医院和“三站一场”发热病人定点转送等指挥调派工作,疫情发生以来,咨询及求助的电话激增,而且还要协调交通、机场、车站、医疗机构、公安和各区指挥部等多个部门,疫情防控期间,科学拨打120急救电话、积极配合调度人员的工作非常重要,疫情转运调派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疫情防控的成效。

调度指挥专席值班员高明和陈杰深知责任重大,从疫情一开始他们就一直坚守岗位,连续二十几天都没休息。他们表示,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是党员必须带头,必须冲在最前面。(国立生)

标签:
责编:华诚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