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京市秦淮区应对企业复工相关举措
2020-02-08 11:0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一、应对企业复工方面

按照市防控指挥部要求,我区防控指挥部组建企业防控专项组,重点牵头企业做好复工前、后各项防疫措施;指导各街道(板块)加强辖区内企业疫情监测、防控工作,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防范遏制复工前后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一是提前应对。我区在全市专项方案尚未正式出台的情况下,先行研究制定我区企业复工专项工作的工作方案,明确组织架构,理顺行业主管部门、街道、板块、企业各自职责分工,为企业复工后的防控工作打好基础。为提前应对企业复工复业后因大量用工人员返宁带来的防控压力问题,我区通过行业主管部门、街道、板块联动的模式,了解即将返宁上岗人员数量,尽早摸排梳理员工的基本健康信息和春节期间行动轨迹,为全区疫情人员基本信息的汇总提供基础数据。截至2月5日,我区通过实地上门、电话、网络等各种方式共检查摸排企业1123家,预计2月10日后将有30724人返岗。

二是细化措施。进一步夯实企业主体责任,细化企业复工前的各项举措。

1、要求企业复工前厘清员工的个人基本信息、掌握员工的往返线路、健康状况,制定企业的防控预案,备足防控物资。

2、对复工后企业人员管理、内部消杀防护、安全生产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专门编发《企业复工复业(值班)的标准和要求》、《企业复工复业(值班)申请表》、《企业员工登记表》、《企业疫情防控承诺书(模板)》、《秦淮区企业防控执行手册》等,具体指导企业如何开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3、针对拟提前复工企业和2月9日以后拟复工企业的申请审批流程,设计了审批流程图,让各单位、企业对复工流程全程步骤能够一目了然,快速衔接。

三是从严把关。首批复工人员必须为春节期间未外出、身体健康的本地职工。同时要求科技型企业以远程办公为主,人员按最少、必须、本地逐步安排。餐饮企业等集聚性服务企业靠后安排为原则,实施分类错峰指导。

1、针对确有必要提前复工企业,严格要求按规定程序由企业提出申请,由街道、板块上门对企业人员排查,防护物资、防控措施保障等工作进行核验,指导督促企业坚决落实防疫主体责任,符合条件的企业方允许提前复工。截至目前,全区申请提前复工企业有11家(不含金融机构),其中10家企业通过街道(板块)评估和企业组审批,实现小规模、有限复工。

2、针对集中申请复工的企业,严格遵循进行分类审批原则。对餐饮业明确规定不允许堂食,对辖区内非保供类必需的批发市场、影院、茶社、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健身房、美容院、桑拿、浴室、足疗、KTV等人员密集企业一律不予复工。

3、针对辖区内的建设工地复工,严格落实管控措施,要求各工地对返宁人员设置专门隔离观察室(区域),鼓励联系定点医疗机构实施隔离观察。复工前按照流程完成复工申请、核查和审批。对于消杀、药品、设备、口罩等防护物资配发到位,体温测量、专职监管人员配备、通风、工地功能分区设置等均需达省市区标准。复工后严格工地的封闭式管理,落实实名制管理制度,严控人员流动,工地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工地,作业面之间尽量减少人员调度。制定符合防疫要求的用餐方案,杜绝人员聚集就餐。

4、针对金融机构复工,积极对接市金融局,获取我区范围内相关金融机构的开业明细,整理出3日至9日这一时段内金融机构开工计划,会同相关街道、板块主动上门,对照复工复业标准对已实现复工的金融机构的防控工作开展上门指导和查验工作,截至2月5日已完成查验、评估和审批复工的金融机构13家。

四是加强宣传。

充分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区人大、区政协企业专委等部门优势,发布“致秦淮区企业的一封信”,明确企业复工的要求和标准,做好企业复工信息告知,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知晓率和覆盖面。同时,各部门、街道(板块)密切配合,织牢织密责任网,将驻区企业人员纳入社区管理,扎实做好企业疫情防控和数据统计工作,切实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帮助企业尽快实现安全、有序复工复业。

标签:
责编:崔欣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