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共克时艰 江宁文明实践疫情防控“宣传员”C位出道
2020-02-01 18:1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通讯员 雍花 顾蓉蓉)江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挥“最后一公里”优势,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宣传中央和省市区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的有力行动,走村入户讲述身边医护人员、党员先锋和道德模范的身边事,引导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将权威信息、社会关切第一时间传递到千家万户,不断增强群众战胜疫情的决心与信心。截止到2月1日,累计一线志愿者24002人,宣传覆盖群众近100万人次。志愿们群策群力,战斗在疫情防控宣传战的“最后一公里”。

  群众性文艺作品接“地气”、有“人气”。横溪街道实践所的南京乡间诗社志愿队,“一支笔”宣传报道基层抗击疫情小故事,“一首赞歌”传递中央、省市区的有力作为;秣陵街道实践所根据年轻人喜爱的歌曲,将《野狼disco》改编成了《防疫disco》;谷里街道实践所志愿者汤德珍的打油诗、党员志愿者尹才明的三句半;“红喇叭”志愿者创作的《因为有爱,我们定会战胜疫情,迎来春暖花开!》等等,身边的志愿者用江宁方言、熟悉的声音,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

  暖心大喇叭:志愿宣传必备“神器”。各实践所(站)发动志愿者开着小轿车、三轮车等,挂上“大喇叭”,走街串巷播报科学防控知识,无论是拆迁小区,还是村落农户,暖心声音传遍江宁大地。秣陵街道实践所,累计使用小喇叭宣传116次、宣传车32次、大喇叭140次。东山街道身残志坚的志愿者潘森进,每天开着电瓶车上午3小时,下午3小时在小区循环播报科学防控知识,用残弱身躯践行着志愿精神。

  横幅、电子屏、宣传单:“土味‘情’话”总有一款适合您。“洗手通风戴口罩新春纳福拒感冒”......全区3000多条横幅、477块电子屏、55万份宣传单,背后都有“志愿红”的身影,志愿者们把这些宣传信息用文明实践微信群、朋友圈、面对面等方式,在防控点、进村入户时进行二次宣传,扩大影响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权威信息+送菜上门,暖心暖胃。江宁牌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送菜志愿小分队”,利用微信公众号、“心话e传”微信群一边向群众征集“代购蔬菜”菜单,一边向农家乐经营户发出菜品平价倡议。小分队上门必备“一份宣传单、一份代购菜、一支记录笔”,把权威信息和菜品送进家、群众疑惑解答清。东山街道实践所联合东城金茂悦物业,为属地“四包一”的隔离居民送去生活必需品、瓜果蔬菜。在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实际困难中,引导群众增强抗击疫情信心、增进爱党之情。

  江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动员令、招募令发布以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们行动起来,他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进行体温安全监测以及上岗培训后,在实践所(站)的安排下分散在各岗位上,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标签:江宁;实践;疫情防控
责编:戚阜生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