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67岁老人捐赠渡江战役遗落船具
2019-09-11 08:25:00  来源:南报网  作者:朱凯  
1
听新闻

  常家根老人捐赠70年前见证渡江作战的船橹。 本报记者 冯芃摄

  67岁老人捐赠渡江战役遗落船具

  老船橹见证70年前渡江风云

  南报网讯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昨天,渡江胜利纪念馆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来自徐州的常家根老人,将自己祖父70年前在长江上打捞起的一支船橹捐赠给纪念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历史风云,从此又多了一件弥足珍贵的见证物。

  常家根今年67岁,老家在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徐巷,目前居住在徐州。他捐赠的这支船橹,从70年前被祖父打捞上来的那一天起,已经在家族里传承了三代人。

  1949年4月21日,随着国民党反动派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大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摧毁了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

  常家根的爷爷名叫常鼎臣,当年是扬州三江营长江口航标灯的一名管理员,每天晚上负责点亮煤油灯,亮起航标,给来往船只确定航向。

  三江营位于扬州江都区大桥镇南面,是长江、扬中太平江、淮河入江水道的交汇之处,踞长江之要冲,扼淮河入江之咽喉,地势险要。这处“江防要塞”,正是解放军渡江作战的突破口之一。渡江战役前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护卫舰,就发生在这里。

  据介绍,渡江战役期间,江都县动员了2814名船工、753只载重3吨以上的大船,冒着敌军的猛烈炮火,用了5天时间,把20万人民解放军和450匹军马运送到长江对岸。此外,还有2410只小船负责执行粮草物资等后勤运输任务,出色完成了各项渡江支前任务。

  渡江战役打响后,常鼎臣有一天看到江水中漂浮着一支船橹,他马上想到,这很可能是解放军渡江作战时遗落的船橹,于是急忙打捞上来扛回了家,当作宝贝一样安放在了房梁上。

  常家根回忆说,70年来,这支船橹就像“传家宝”一样,从祖父传给父亲,再从父亲手里传给他。“听说是渡江战役使用过的船橹,来过几拨人想把它买走,爷爷都没舍得。”常老告诉记者,生活最困难的那几年,家里的椅子板凳都劈成木块当柴火烧了,但房梁上的那支船橹,却从未有人动过,一直珍藏至今。

  常家根扬州老家的房子就在长江边上,最近房子要动迁,存了几十年的船橹面临无处安放的境遇。他和儿子商量之后,决定捐赠给渡江胜利纪念馆,“这是渡江战役的见证物,应该陈列在纪念馆里,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

  常老捐赠的船橹长3.9米,由三段樟木拼接而成,拼接处分别用了3圈铁箍进行固定。记者来到纪念馆时,这支船橹已经被陈列在展厅里一艘木壳帆船上。

  这艘从泰州渔民手里征集来的木船,是当年解放军渡江时9000余艘木帆船中的一员,一次可以运送30多人。如今,它和新入藏的渡船工具一起,静静地向人们讲述70年前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峥嵘岁月。

  本报记者 朱凯

标签:
责编:郭蓓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