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上膳源自传统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
2019-09-05 16:5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9月4日南京讯 (束有春)秋风终于将凉意带来了,犹如经历了冬天的“蛰伏”一样,走出夏天的人们也在经历了三伏天的避暑“歇伏”后,开始了更多的户外活动。“处暑”节令一周后,我驱车奔向苏中大地,开始了美丽乡村苏中行,去尽情领略苏中大地的秋韵与芬芳。

  

  苏中大地,绿色遍野,一幢幢农舍在雨水过后,更显得精神、精致、大气。尤其是“三泰”地区的道路两旁,时常可见那银杏树扑面而来,枝头挂满了果实,分外惹眼吸睛;农舍门前的空地与道路之间,花生、芋头、大豆、扁豆们正生机盎然,铺地而来,爬满了墙头,尽情地生长着、成熟着,让你有收获的感觉。一切人们认为可以保留的植物们,都在毫无保留地装点着这如此多娇的苏中大地,装点着大江南北,而更让我欣喜的是“家前屋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古老谚语在现代化的农村仍然可以得到印证。不知不觉间,在泰州高港区胡庄镇境内的乡村公路上,“上膳源”有机农场的醒目指示牌已经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早就听说上海容邦企业集团下的“上膳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生产有机蔬菜等为最大特色,以让每个家庭吃得安心为神圣使命,其生产的蔬菜等有机食物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城市居民的欢迎。对于自幼就跟随父母学习在自家菜园子里种菜的我,对种菜这一行还是略知一二的。但毕竟离开农村已经40多年了,在农田蔬菜生产过程中出现化肥农药普遍使用的情况下,大规模的蔬菜种植又是如何做到“有机”的,我很想从“上膳源”这方农村中的特殊土地上寻找到理想答案。

  

  进入农场小道,我故意放慢车速,好感受这里的传统有机养植氛围。眼前呈现的除了是鳞次节比的塑料大棚外,在这近5000亩的土地上,时而可见群鸡在一片小树木和草丛中自由自在,快乐地觅食追逐;时而见到群鸭在水稻田里欢快地埋头苦干,原来鸭子们在这里是充当了稻秧田的除草治虫和松土的能手,“鸭稻”这个新名词就这样诞生了;忽见那一片稻秧田中,有五六个戴着草帽的妇女们忙碌的身影,经过询问得知,她们正在“薅秧草”,用手拔除稻田中的稗子等杂草,再用脚将杂草踩到泥里去沤肥,起到变废为宝、增加庄稼有机肥的效果。

  路两边的秋葵、黄瓜、苦瓜、丝瓜、南瓜、豇豆等时而在露天一片片呈现,时而从塑料大棚的顶端露出笑脸。但我还是对那些带有叶子的蔬菜是如何种植生长出来的感兴趣,它们施的肥料是如何体现有机、体现传统的?它们的病虫害治理又是如何体现有机、体现传统的?在年轻的农场管理主任新远的带领解说下,我对上膳源农场生态保护和有机食物生产过程有了更加深切的了解。

  在虫害治理方面,他们坚持以物理防治为主。我发现,上膳源农场的每一个塑料大棚顶端,都有一道塑料纱布门帘,起到通风透气且防止有害蝇虫侵入的效果;大棚内,又通过“黄板”、“蓝板”两种粘虫板,达到消除内部已经出现的虫害效果,粘板的颜色之所以不同,是针对有害昆虫的喜好特点而专设。有些面积大的蔬菜种植难以在塑料大棚内完成,为了防止虫害及鸟类等的侵害,他们就采用塑料天网的方式,用塑料网织成一个偌大的蚊帐,将整个空间罩了起来。当然,在物理防治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有时采取人工捉虫,有时在幼苗生长期,配合浇水,喷洒少许符合质量检验要求的药水,以实现有机种植的最大化。

  我们来到了“育苗中心”,我想从源头知道蔬菜是如何规模化种植生长的。眼前的情景让我惊呆了:在一个巨大的玻璃阳光房内,几百张可以移动调节的育苗床组成了一片天然的“菜畦”,把蔬菜由一粒种子变成一棵菜苗的过程,全部呈现在了面前。当我惊叹这一垅垅由小到大的菜苗时,只见有三位女士正在地面忙碌着。原来,她们正在把经过筛选的精细的有机肥料,分别装进一个个由许多方格组成的长方形“穴盘”中,再用尺杆将其抹平,那感觉就如同小时候家里过年蒸年糕时用的糕板,只不过年糕板凹穴中盛的是糯米粉,这“穴盘”的凹穴中盛的是可以满足菜苗生长的有机肥。师傅们告诉我,如何将菜籽均匀地放入一个个凹穴中,是靠旁边的一台微型播种机来完成的。在完成一个个穴盘的播种后,再将“穴盘”有序地、成批地排列组合在育苗床上,形成垅状,在垅与垅之间留有通道,便于浇水,便于后期将幼苗提取出来,到另外的大棚中进行移栽。望着眼前这一大片“悬浮”着的蔬菜育苗天地,我不得不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生产能力而击节赞叹,同时也由衷生出对朴实善良勤劳的菜农们的敬意。谁知碟中菜,棵棵皆辛苦啊!

  上膳源农场的肥料是如何体现有机与传统的?当我离开育苗基地后,任新远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准备带我去肥料制作现场看个明白。眼前这位食品专业毕业的70后高材生,在容邦集团老总李相军先生的带领与熏陶下,文质彬彬,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着火一样的激情与道义。他把对老百姓的菜篮子负责、对老百姓的餐桌负责,当作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最好回报,当作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最好继承;把用好传统有机肥,坚持生态种植,当作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的道家文化的亲身实践。上膳源有机蔬菜生产基地,除泰州高港农场外,在苏州的周庄、湖北的南漳、以及海南省、内蒙古等地都已经建立了基地,这样就可以确保一年四季都有来自祖国不同地区生长出来的新鲜蔬菜呈现在百姓的餐桌上。任新远告诉我,他要同时兼顾几个生产基地的管理呢。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这片天地完全可以让有理想有志气有专业的的青年人施展才华、大有作为。

  

  上膳源农场的有机肥料主要是靠传统的“堆肥”来实现。我们来到了专门制作有机肥的“堆肥场”,在一组高大的玻璃厂房内,一股常人难以久闻的气味洋溢在空气中。在长长的堆肥尽头,有一辆机器是用来翻搅和筛选肥料的,根据不同的需要,决定肥料的粗细浓淡。这里虽然气味有点难闻,时间久了,气味还会吸附在衣服上,但这里却是“有机肥”的重镇所在,是“有机肥”制作过程的最佳体现,也是传统种植中肥料制作技术的最好教材。

  “堆肥”这种有机肥料,是利用各种植物残体,如农作物的秸杆、杂草、树叶、泥炭、垃圾、药渣等,以及其他废弃的植物为主要原料,配合人畜粪尿来进行搅拌,形成堆状,让其腐烂分解,最终形成有机肥料。这种制肥方法已有几千年历史,是中国农家肥的典型体现,并主要应用于中国南方大部分农业地区。根据南京农业大学王思明教授等研究,在民国年间,南京乡村的农民在每年4月和8月期间,还普遍采用塘草、青草和稻草三配合,制作成堆肥。此外,近郊农民还进城收购粪肥,后来发展到由粪商雇人送肥下乡销售,水粪每担二分,干粪每担一角。正是由于城里的粪便可以运送到乡下变成金钱,所以,当时城里还曾出现过“粪霸”角色。农民的经验是,一亩田耗肥只需一元钱,但丰收年可收小麦一担,水稻四石。“堆肥”操作方法较简单,肥料来源也方便,既有利于人们对垃圾的处理,又肥沃了农村土地,有利于庄稼丰收。堆肥所含的营养物质比较丰富,肥效长而且稳定,有利于促进土壤结构的合理形成,增加土壤保水、保温、保肥、透气的能力,长期以来,对夺取粮食蔬菜高产和保持土壤地力的常新不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这里,笔者不能不提到我那位隔代近千年的乡党、南宋人陈旉先生以及他的《陈旉农书》。

  陈旉曾在我的家乡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市)西山(今仪征陈集镇一带)隐居务农,他留心观察农事,并躬耕实践,终于在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以74岁高龄,完成了这本关于南方农业的专门著述。后经地方官吏出面,将《陈旉农书》刊印,使之得以广泛传播。到了明代,《陈旉农书》被收入《永乐大典》;到了清代,又被收入多种丛书中;到了18世纪,《陈旉农书》已经传到日本。一般人只知道有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那是专门讲北方农业问题的,《陈旉农书》的问世,结束了之前的农书多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题材的历史。

  《陈旉农书》3卷22篇1.2万余字。上卷论述农田经营管理和水稻栽培,中卷叙说养牛和牛医,下卷阐述栽桑和养蚕。在“粪田之宜”篇中,他提出堆肥采取“粪屋”的作法:“凡农居之侧,必置‘粪屋’,低为檐楹,以避风雨飘浸;且粪露星月,亦不肥矣。粪屋之中,凿为深池,甃以砖甓,勿使渗漏。凡扫除之土,烧燃之灰,簸扬之糠秕,断稿落叶,积而焚之,沃以粪汁。积之既久,不觉其多。凡欲播种,筛去瓦石,取其细者,和匀种子,疏把撮之;待其苖长,又撒以壅之,何患收成之不倍厚也哉。”这段记载中的“粪屋”一词,让我们在上膳源有机农场的“堆肥场”找到了对应,那就是一座建立在田野中、又有高大棚顶的巨型“粪屋”呀!上膳源农场的人们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另据《陈旉农书》可知,当年的农人们除在固定场所设备中堆肥外,也有的就地掩埋枯死或新鲜植物,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使土壤成为肥沃的熟土,利于种豆、种麦、种稻、种蔬菜。另外,《陈旉农书》还明确写到:耘除之草,和泥渥浊稻根之下,沤罨既久,即草腐烂,而泥土肥美矣。如果将杂草锄转地下,使之根菱腐朽,来岁不复生,又因得以粪土田也。当你亲眼看到上膳源农场中农妇们薅秧草那一幕,你又会为这里的传统文化能够得以大面积的传承而感到欣慰。

  

  需要指出的是,在《陈旉农书》与《齐民要术》中,都还记载了“踏粪”技术、“火粪”技术。“踏粪法”主要是靠猪牛羊等动物来踩踏垃圾、草屑、树叶等杂物来完成,并加以动物的粪便发酵而形成有机肥料。《齐民要术》中曾提到利用牛粪来制造堆肥的“踏粪法”。这种制肥方法,在以前农村每家每户的猪圈中都可以见到。“火粪法”制作粪肥以肥田,也是很早就被中国先民掌握和利用。《陈旉农书》“粪田之宜篇”写到:“凡扫除之土,燃烧之灰,沃以粪汁,积之既久,不觉其多。”这种“火粪法”又称为“熏土造肥”。利用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粪肥称为“火粪”或“土粪”。以前农户门前经常出现的灰坑又称“灰汪”,就是制造“火粪”的一种形式。“火粪”主要用于蔬菜和蚕桑的栽植,水田中的冷浸田和秧田也可使用,它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还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积腐稿败叶,遍铺烧治,即土暖且爽”。宋人朱熹在《劝农文》中也提到“火粪”方法:其造粪壤,亦须秋冬无事之时,预先剡取土面草根晒曝烧灰。“火粪”是采用火熏、土制的方法来制成,其肥料能使有机营养成分和无机营养大混合,营养成分更加全面,属于纯粹的绿色无污染农家肥。如果大力发展可以持续的有机农业,确保土壤结构不被破坏而拥有生命力,“火粪法”技术在化肥农药时代更应该得到提倡和传承。作为出生在农村的我,很难理解并曾不止一次地责问:现今有些人为什么将农民焚烧秸杆一事视如洪水猛兽、甚至将环境污染的罪名强加在原先由秸杆燃烧而形成的“炊烟袅袅”和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村庄上呢?它们的区别仅仅只在于,原先秸杆燃烧的烟是由农家灶膛烟囱里冒出来的,现在的秸杆因为煤气的普遍使用而迫使农民不得不就地在田头燃烧而已。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火肥”制作角度去衡量,焚烧秸杆不仅有利于烧死土壤中的害虫,更有利于使土地变暖变热,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如果我们加以科学规划和合理引导,一定可以实现变废为宝的。

  乡村振兴的渠道有千万条,但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创新应该立于主体地位。面对农村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而出现的土壤板结、食物有害指数检测严重超标,如何让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质量和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坐落在苏中大地上的上膳源有机农场的实践,让我看到了传统农耕文化复兴的光芒。“客户满意度优先、技术规程化优先、产品丰富化优先、事前知情权优先”的“四先”原则,是上膳源的农副产品在离开土壤、正式踏上旅程、走进千家万户前的又一庄严承诺,更是上膳源的人们在用行动振兴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让每一户家庭都能有一个健康的餐桌的庄严承诺。有诗赞曰:

  上善若水上膳源,

  华夏沃土好耕田。

  有机肥料来当家,

  稻香菜绿瓜果甜。

  巧布天罗与地网,

  虫噬蝇患难染边。

  深耕易耨精采撷,

  四季常青话丰年。

  百姓餐桌心唯念,

  健康使者仁义先。

  传统文化博且深,

  农耕文脉逾五千。

  乡村振兴同戮力,

  敢问后稷可睡眠?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