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3日讯(通讯员孙乐 记者潘军艳)6月23日,大数据下的博物馆运营与发展高峰论坛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与中华书局合作签约启动仪式在夫子庙科博馆成功举办。

作为2019南京创新周秦淮客厅文化科技嘉年华系列活动之一,签约仪式上正式启动了专业在线数据库产品《历代进士登科数据库》项目,1300年间进士登科人物信息尽在掌握。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是秦淮区政府重点建设的文化项目,它以10000余件馆藏文物、互动参与的展陈设计、数字化的多媒体设备、高度还原的场景设计,将千年科举历史与文化精髓尽收其中。自2017年1月28日开馆以来,科博馆已接待海内外游客300余万人次,完成讲解接待20000余场。组织策划特色文化社教活动超1300场,策划完成临展37场、巡展12场,开发文创产品种类达千余款,打造了小小讲解员、科博特展、状元大讲堂等品牌项目,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获得“南京十大新锐文化地标”称号,上榜“全国最受欢迎博物馆”TOP10。科博馆探索出了一条社会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化与旅游发展相融合的创新路径,已成为讲好秦淮故事的特色平台和靓丽名片。
众多荣誉的背后,饱含着科博人踏实的努力,也体现出博物馆主动顺应数字化、互联网与文博领域融合的时代潮流,应用新科技、大数据成果、增加科技应用场景,提升游客游览参与度与满意度的成功与成效。“科技已成为助推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动力。新科技能让游客距离文物更加贴近、体验感更理想,还原文物的鲜活与生动,带领他们在情景再现中触碰历史,感知温度。在这个方面,科博馆努力走在潮流趋势的前面”,南京夫子庙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馆长冯家红介绍说。
作为一个有趣的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在展陈中融入投影技术和现代复制手段等高科技元素,用数字技术拓展了文物展品的存在空间,为文物创造出了新的阅读和阐释空间。“悦动科举”弧形电视墙、“观榜大发现”多人操作触屏游戏、十万进士数据检索、“登科及第”多人触感游戏、科举图鉴魔墙等展陈设置,以鲜活的方式展现科举制度发展历程、古代学子考试过程,金榜题名的社会影响、江南贡院与南京城市文化关系、科举文化对近现代考试以及东亚和西方文官制度形成的影响等内容,寓教于乐,让科举文化“活”了起来。
据悉,此次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中华书局签约合作的《历代进士登科数据库》项目,是浙江大学龚延明教授主持编纂的,以登科人物传记资料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在线数据库产品。该数据库内容涵盖公元6世纪以来1300年历代进士登科人物资料,规模庞大,史料丰富,内容详实,编排科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权威性,对于科举史研究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可以为文化史、政治史、教育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性的支撑资料。
签约仪式后,科举界、博物馆界、文化旅游界、高校界等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大数据下的博物馆运营与发展高峰论坛”,围绕大数据与科举研究发展、互联网+博物馆探索、信息数字化背景下的博物馆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为大数据下的博物馆运营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