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玩石锁这项民间传统运动,被越来越多市民熟悉并喜爱,尤其长三角地区,石锁爱好者队伍日益壮大。
石锁,是用整块长方形大青石凿制而成的器械,因与我国早期的横闩铜锁相似而得名。相传石锁起源于中国唐代军营。士兵常用石锁、石担子等锻炼身体,后流传于民间,演变为一项集力量、技巧、健身于一体的传统体育运动竞技项目,它是中国传统功夫的基础功夫。
南京人自古就有玩石锁的习惯,特别是老南京人更是把石锁玩得溜溜的。江宁从古至今多出能工巧匠,如果你到江宁区秣陵、淳化等街道的居民小区广场就会发现,设有石锁运动专区,这里的居民谈起石锁也是头头是道。毫无疑问,石锁文化在江宁俨然成了一道风景。如今“江宁撂石锁”列入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近成山社区的石锁专区,负责石锁管理的老陈师傅告诉我,80斤以上的石锁称作大锁,40至80斤的称作中锁,10至40斤的则为花锁。用句行内话就是说:大锁练力,小锁练技,花锁练艺。这里为练习者准备了几个重量不等的石锁以供不同的阶段练功使用,而且要注重左右手兼练。练石锁并不需要什么基本功,其练习程序应由简到繁,由轻而重。大石锁则以练力量为主,既可一人单练,也可双人对抛练习。练石锁分为三种:花锁、双锁、对锁,男女老幼皆可练习。花样石锁练习时,石锁在身体前后穿梭,上下翻飞,让人目不瑕接。竞技时两人、三人不等。一个人要拿两个石锁锻炼推举,称为双锁。这种方式以软推为主,分立式、坐式两种。竞技时用双手抡,还时常把石锁扔在空中,然后接住。有正面扔、背后扔、掏裆扔、片腿扔。二人以上的互扔花锁,叫做对锁,初练者达不到此水平。石锁表演讲究高、飘、正、稳、活。石锁表演,一是石锁本身的翻转运动;二是表演者的身形、步伐及腾挪、躲闪、抛接的技巧;三是多人表演时要默契配合。
原来撂石锁还有这么多大学问。在一旁撂石锁的几位中年人不停的变换着花样,既有传统招式,也有遗俗绝尘创新,变化无穷、轻飘巧美,动作舒缓得当,动静结合,刚柔结合,套路流畅,是把个人和集体融合,锁艺和功夫结合,技艺和力量的完美结合,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令观者赏心悦目。
石锁运动是典型的抗阻型力量锻炼项目,能有效地促进握力、腕力、臂力及腰、腿部力量的提高。长期坚持石锁锻炼,不仅能训练动作的准确性、灵敏性,还可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改善身体形态、延缓肌肉衰老,调节神经系统的协调性,更能传承文明,培养品德。
这些古老的气息蕴含人们的生活中,并非已与时代疏远,一些触手可及的民俗与世情,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有自己一片小天地,反映出江宁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现在的江宁人在玩石锁,在谈石锁,甚至有人在收藏石锁,这就是石锁文化。
在全民大健康的热潮下,石锁成为南京风靡一时的体育锻炼方式,运动的路上南京人的脚步永不停歇,让石锁这一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发扬。
作者简介:吴月华,南京市机关作家协会会员,江宁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健康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金陵晚报》、《中国诗人》、《中国诗歌》、《金陵瞭望》、《南京新风》、《老子文学》、《沂蒙红课堂》、《雨花文艺》、《今日作家》、《南京福彩》等。
朗读:杨旭,南京市机关作家协会会员,“医联杯”全国基层卫生主持人大赛银话筒奖,中国基层医生好声音大赛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