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南京:长三角“地理中心”的新作为
2019-05-29 16:14: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陆玉龙,南京市建委研究室原主任、高级经济师,长期从事马克思《资本论》、南京城市建设发展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等理论与实践研究。1982年以来,在《经济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马克思交通经济思想研究札记》《宁杭城市带发展战略研究》等多部专著。

  ■长三角区域包括沪、苏、浙、皖一市三省,长三角城市群在26个城市基础上扩充为41个。原本是长三角北翼中心、作为长三角三个支点之一的南京,一跃成为长三角“地理中心”。

  ■南京需抢抓机遇,向东积极对接上海推动沪宁经济一体化发展,向南和杭州共建“宁杭生态经济带”,向西与合肥构筑“宁合都市圈”,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城市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5月1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5月22日,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安徽芜湖召开。

  “现在,长三角区域包括沪、苏、浙、皖一市三省,长三角城市群在26个城市基础上扩充为41个。原本是长三角北翼中心、作为长三角三个支点之一的南京,一跃成为长三角的地理中心。”南京市建委研究室原主任陆玉龙说,作为长三角“地理中心”,南京需抢抓机遇,向东积极对接上海推动沪宁经济一体化发展,向南和杭州共建“宁杭生态经济带”,向西与合肥构筑“宁合都市圈”,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城市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宁杭生态经济带”建成全国率先全面实践新发展理念综合示范区

  记者:您研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有多年。15年前,您提出“宁杭城市带发展”建议,得到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的批示。

  陆玉龙:1983年,我从苏北调到南京市级机关工作,开始研究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问题;新世纪以来,又扩展到长三角一体化研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除了要推动这一区域的协同发展外,还承担着辐射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功能。基于这个考虑,我觉得长三角应该从江浙沪两省一市扩容到江浙沪皖三省一市。这样一来,南京就从小长三角的三个支点之一,变成大长三角的地理中心。

  在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中,上海是龙头,但地理位置上偏于沿海边缘,必须要依靠南京这个长三角地理中心,加强与合肥及皖江城市带的合作,承担起承东启西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重任。

  不过,作为长三角地理中心,南京与上海的联系很紧密,沪宁沿线发展水平也很高。但南京与杭州联系不够,宁杭之间以前不仅没有铁路,连高速公路都没有,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三角形结构中的一条“软边”。从这个思考出发,我开始研究宁杭城市带发展战略。

  记者:宁杭城市带发展,对南京乃至整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意味着什么?

  陆玉龙:宁杭城市带发展,是优化长三角城市群内在结构的迫切需要,是提升长三角城市群辐射功能的客观要求。

  长三角城市群负担着拉动长江流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但由于宁杭线城市发展轴发育相对迟缓,削弱了这一功能的发挥,只有加快宁杭城市带发展,才能提升长三角西部区域的经济强度,増强其对中西部尤其是皖赣地区的辐射功能。进一步说,沪宁、宁杭、沪杭三边齐飞,对长三角从两省一市扩大为三省一市、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关键意义。

  2004年8月4日,南京日报《理论视点》率先刊发了我关于宁杭城市带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成果——《抢抓宁杭城市带发展先机》。文章发表后引发媒体关注。8月1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有关报道上作出批示:“有关专家建议江浙联手繁荣宁杭城市带应引起注意,可作为融入‘长三角’的新举措。”这一重要批示对宁杭城市带理论转化为实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当时,我提出宁杭城市带发展,要建立以南京杭州两个超特大城市为主导、湖州宜兴等9个大中城市为主体、溧水高淳安吉等一大批小城市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带;要彰显历史文化个性和山水园林景观特色,把宁杭城市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的生态型城市带。

  现在,长三角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杭沿线一些城市,已经启动“宁杭生态经济带”先行区规划编制工作。南京高校科研院所云集、创新能力强,软件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基础好;杭州民间资本丰厚、数字经济发展领先,加上宁杭沿线生态优良,跨越和依托江浙两个经济大省,所以,宁杭城市带建设与发展具备了全面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条件,应该将其建设成为全国率先全面实践新发展理念的综合示范区。

  打造“上海一南京”第一核心轴线

  记者: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下,原本联系紧密、发展水平较高的沪宁沿线,怎样进一步加快自身发展、辐射带动整个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发展?

  陆玉龙:大城市群的内在本质特征就是区域内众多城市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没有城市间经济一体化发展,就没有大城市群的崛起,也就没有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从这个意义上,长三角城市群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迫切需要沪宁经济一体化。长三角城市群是当今中国生产力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但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成熟的世界级城市群相比,明显差距在于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大城市之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较低,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导致区域一体化进程滞后。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龙头,正在建设“五个国际中心”;南京是江苏省会、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长三角地理中心,两者经济一体化发展,不仅有利于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和区位优势,而且可以带动包含苏锡常镇在内的沪宁线共同繁荣与发展,打造长三角最具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第一核心轴线,这对于整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而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决定性作用。

  记者:沪宁经济一体化发展着力点有哪些?

  陆玉龙:沪宁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点是产业一体化,要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制定专业化、特色化、现代化的产业发展战略。与沪宁经济一体化发展相适应,早在2003年,我就提出南京产业布局中心要东移,加快紫金山以东区域的规划与建设,重点建设各类专业化的产业园区,把一批小城镇建设成为工业化、现代化、生态化的小城市,实现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缩短与上海的空间距离。现在,南京已经开始启动紫东地区建设。我觉得沪宁经济一体化发展,可以学习借鉴日本由两个城市组合成一体而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东京一横滨”“大阪一京都”一样,“上海一南京”联合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这样,长三角城市群可以形成以上海一南京为轴心向南、北、西三维辐射的世界级大城市群。

  苏皖携手建设发展“长三角宁合都市圈”

  记者:目前,长三角已经从两省一市扩展成三省一市,它一体化发展,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陆玉龙:是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担负着带动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宁合都市圈处于承东启西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平台。

  宁合都市圈是由目前的南京都市圈、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两圈一带”融为一体而组成。其中,南京都市圈由南京、扬州、镇江、淮安、马鞍山、滁州、巢湖、芜湖8市组成,皖江城市带由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巢湖、宣城、滁州8市组成,合肥经济圈由合肥、巢湖、六安3市组成。这个“两圈一带”地理与文化相近,经济社会联系密切。

  然而,“两圈一带”彼此独立发展均有难度,南京都市圈作为区域发展范畴,其冠名“南京”,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其跨越苏皖两省的内涵和外延,在现实中或多或少地削弱了其认同感和凝聚力;皖江城市带缺乏首位度高、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中心城市发挥龙头作用;而合肥经济圈区域空间过小,难以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胜出,更重要的是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全国重要的科教强市,应在更大发展区域中发挥作用。

  因此,加快宁合都市圈发展,拓展南京、合肥两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提升长三角西部区域的经济强度和梯度转移的承接能力,是发挥长三角对中西部地区辐射功能的必由之路。

  记者:宁合都市圈如何发展?

  陆玉龙:产业发展是宁合都市圈发展的第一要务。宁合都市圈要根据长三角和苏皖两省产业发展总体目标,从区域生产力水平和综合经济资源优势出发,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一产业,建立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区域多个城市共同发展与合作发展的产业集群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宁合都市圈产业发展重点是联手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鲜明区域特色的五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现代旅游产业集群、文化产业集群、都市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标签:
责编:郭蓓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